太和区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牢固树立“招商第一,项目为王”的理念,抢抓疫情带来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调整的机遇与挑战,通过更加精准的资源配置和更加鲜明的政策导向,确保招商引资不停步。
产业招商,延伸产业发展链条。太和区深入分析国内外经济和疫情发展趋势,将日、韩等发达国家及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作为定向招商的重点,研究制定产业招商三年行动计划,围绕半导体新材料、特种金属新材、商贸物流、文旅地产、精细化工和机械制造等5大产业,优先招引防疫和医疗物资产业、民生物资和粮食产业和国家省市重点工程项目,充分利用女儿河、小凌河“两岸”及解放路、市府路“两路”的核心地段优势,抓住重点的同时补齐短板。
精准招商,激发实体经济带动力。依托中信、宝钛华神、集信、神工、大唐、华润等辖区规模企业和锦州港、中石油东北化工辽西销售中心的优势,积极推进就近、就地深加工,做好上下游产品生产加工企业的招商引资。
专业招商,成立招商特种部队。将招商引资列为“头号工程”,发挥投资商、中介组织和企业在信息渠道、商务渠道的优势为太和区招大引强牵线搭桥。太和区成立5个产业招商分队,以招商计划为引领,对产业和布局进行深入分析,集中精力、人力,开展专业招商对接;发挥工商联、驻区协会、商会等团体作用招商,成立协会招商分队,促进企业报团取暖。
政策招商,强化要素保障。制定《2020年太和区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工作方案》《太和区招商引资落户企业享受补贴和奖励相关政策》《太和区飞地经济发展实施办法》加大对项目土地、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的政策优惠和对项目发展的扶持和奖励。凡符合太和区产业发展方向和规模的项目,百分之百保障用地需求,并可以享受股权投资等3项扶助,优秀研发团队等3项奖励,同时,太和区设立500万元扶持民营经济发展基金,推进太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服务招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招商项目从洽谈开始即实行“一个项目,一个管家,多个行政服务部门”的“1+1+N”管家式服务制度。对规模大,技术含量高,发展前景好,能有效带动本地区经济发展和人员就业的招商项目,落实县级领导包保责任制,准确把握项目入区、协议签订、可行方案等政策,营造“安商、重商、亲商、富商”的招商氛围。
作为锦州新兴的现代化中心城区,太和区围绕“工业立区、服务强区、开放活区,城建美区,文化兴区”五大发展战略,牢牢牵住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的牛鼻子,通过打造招商引资的洼地筑就项目建设的高地,1至3月,全区实现洽谈项目30个,新开工项目12个。
(太和区 刘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