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4日,满载着马铃薯的货车驶进了调兵山市晓明镇万家房身村。“哥几个赶紧卸车吧,现在咱这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村主任庄海涛指挥大家注意轻拿轻放,今年就靠这些土豆栽子为村里增收了。
万家房身村地处采煤沉陷区,2010年整村搬迁、统一规划,村民住房条件改善了,村屯环境变美了。村民除了种地,再外出打工,生活好了起来,可是村集体经济却一直没有什么变化。利用现有资源迈出第一步是关键,也是镇党委对万家房身村提出的要求。
为了增加村集体收入,带动村民调整种植业结构,村里决定将80亩机动地种植“希森六号”马铃薯。在调兵山市农业局的帮助下,村里与铁岭益祥丰农产品加工有限公司签订回收合同,按马铃薯市场价格回收。“希森六号”亩产在4000公斤左右,按每斤0.5元计算,每亩收入4000元。一亩地用土豆栽子330斤、土豆专用肥200斤,农膜、水管、人工等其他投入加一起是1700元,去掉成本一亩地纯收入2300元,80亩机动地收入18万元左右。除去第一年投入打井等费用,当年收入15万元左右。在村里带动下,万家房身村的村民也种起了马铃薯,今年全村马铃薯种植面积达到150多亩。
“3月末、4月初就可以栽土豆了,收完土豆还能种第二茬白菜、萝卜或是荞麦,我们还要琢磨琢磨,看看下茬种啥更有前景。”庄海涛说,如果第二茬种植白菜或萝卜,每亩收入1000元左右,去掉成本300元,每亩净赚700元,这一项创收5万元,两茬加一起给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20万元不是大数目,但是村里的花销是够用了,如果今年效益达到预期,村民也敢放开胆子跟我们一起种土豆,算是一举两得。明年所有机动地到期,400亩地村里都种土豆,那日子可就好过了。”庄海涛充满希望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