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春的开原,乍暖还寒,早上五点天刚蒙蒙亮,铁岭开原市八宝镇大湾屯村村民彭淑娥家的院子里已经开始“热闹”起来。“我们一家子都是早上五点多起来,添草喂牛、这四头牛得两个点能吃饱。养牛是个累人的活,夏天的时候得割草,秋收的时候还要捆苞米杆给牛备足冬天的饲料,累是累点,但是累得值,我去年就见到回头钱了,卖俩牛崽,赚了好一万多块钱呢!”彭淑娥说。
彭淑娥是村里的贫困户,一家五口人身体都不太好,都干不了重体力活,这么多年来家里就靠着12亩地生活,每人一年只有一千多元的收入。在2015年,她家被纳入建档立卡贫困户后,享受到了政府的好政策,日子也逐渐好转。2018年,八宝镇为切实加强贫困户的“造血”功能,帮助彭淑娥家协调了3万元金融扶贫小额信贷和1万元产业扶持资金。彭淑娥事一家就靠着这4万元养起了“脱贫牛”。“刚开始养牛的时候,不懂技术,不懂市场,牛要是有点小毛病比我自己生病都着急,还好,咱们镇上不仅帮我协调资金,还派专人教我养牛的技术,帮我分析市场行情,我这心里说不出的感激呀。”彭淑娥说到养牛的经历,有些激动。
经过一年发展,2019年10月,彭淑娥家卖了两头小牛犊,挣了1万3千多块钱。这让一家人十分高兴。“现在,我们一家人都围着几头牛转悠,喂水喂料、收拾牛圈,这是党和政府让我们看到生活的希望,今年,我准备在养牛的技术上再下点功夫,让我儿子儿媳妇都好好学,掌握了养牛的技术,我们就扩大养殖规模,到时候贫困户可以入股分红,这样就会有更多的贫困户脱贫致富。”彭淑娥对未来充满希望。
在疫情防控期间,彭淑娥家的养牛事业并没有受到影响,她在养牛间隙,还带着儿子儿媳妇加入了村里的防疫志愿服务队,每天按照村里的安排做一些力所能力的防控工作。“咱们日子过好了,就得回报社会,做人就得懂得感恩,要知恩图报。”
彭淑娥说:“春天来了,新的一年开始了,我们家也是脱贫了,相信,在党和政府的带领下,我们的日子会过得也就越过越好,越来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