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前线日记——“四人组”开工!)
在这风和日丽的春天,正是农忙的季节,公社的社员们都在紧张而又忙碌地种地、耕地、播种。我是一个农家的孩子,现在虽然成了一名祖国的保卫者,可是我有责任支援农业,改变农村的面貌,为农业早日机械化、电气化贡献一点力量。
——雷锋
医者仁心,大爱如磐。雷锋精神,辽宁续写。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袭来,辽宁千余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紧急驰援。他们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是当代的雷锋。
面对特殊环境,他们以自己的一线亲历续写“雷锋日记”,让我们通过《辽宁医疗队战“疫”前线续写“雷锋日记”》,共同弘扬雷锋精神,了解身在湖北的辽宁医务工作者的战“疫”经历和故事,共同感受这场严峻斗争中的辽宁担当、辽宁力量。
前线日记——“四人组”开工!
记录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 张心刚
2020年2月19日,星期三,多云,武汉协和医院。
“2020”是一串吉祥的数字,寓意着“爱你爱你”。然而,2020年的开端是那么曲折,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把大家牢牢困在了家中。
一袭白衣就是使命,就是职责!在国家和人民需要时,一声号令,短短3个小时我们就集结完毕。来不及和家人道别,我们奔赴疫情最前线!我们不是军人,但我们有军人的意志和信念。“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这是我们出征前的誓言。
因为有共同的信念,我们“70后、80后、90后”走到了一起。“70后”王俊老师是麻醉科教授,“90后”的ICU小兄弟张健是我们的主力军,而我这个心内科的“80后”也想燃烧一下自己。我们三人建了一个群,名字叫“三人行”。虽然专业不同,但我们取长补短、相互为师。短暂地磨合后,我们作为第一批进入隔离病房的治疗组准备进舱。穿戴防护服、N95口罩、护目镜、隔离衣……足足用了50分钟!我听着自己的呼吸声,走进了新冠肺炎重症治疗病房。
令我们欣慰的是,病房里早已有一位美丽又智慧、善良又能干的武汉协和医院医生等着我们,她就是王晓静医生。从此,我们的“三人行”就变成了“四人组”,我们齐心协力,互相帮助。
在麻醉科王俊教授和ICU张健医生的班次上均有患者出现了严重的呼吸窘迫的情况,紧张的抢救之后,患者终于在呼吸机的辅助下暂时平稳。其他病房的工作也在王晓静医生和我的处理下告一段落,可我们提着的心仍旧不能放下。
今天是我来武汉的第10天,我体会到了湖北的雪,也看到了武汉的艳阳。昔日的繁华,今日的寂静,心中莫名感慨。华灯初上,王俊老师在群里召唤我们,“四人组”马上又要开始上夜班啦!
愿我们“四人组”不辱使命,待武汉繁花似锦,我们携手赏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