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和日丽的春天,正是农忙的季节,公社的社员们都在紧张而又忙碌地种地、耕地、播种。我是一个农家的孩子,现在虽然成了一名祖国的保卫者,可是我有责任支援农业,改变农村的面貌,为农业早日机械化、电气化贡献一点力量。
——雷锋
医者仁心,大爱如磐。雷锋精神,辽宁续写。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袭来,辽宁千余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紧急驰援。他们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是当代的雷锋。
面对特殊环境,他们以自己的一线亲历续写“雷锋日记”,让我们通过《辽宁医疗队战“疫”前线续写“雷锋日记”》,共同弘扬雷锋精神,了解身在湖北的辽宁医务工作者的战“疫”经历和故事,共同感受这场严峻斗争中的辽宁担当、辽宁力量。
前线日记——思考
记录者:辽宁省肿瘤医院重症医学科 栾天驰
2020年3月11日,星期三,多云,襄阳市保康县人民医院。
院里派出的驰援襄阳医疗队有13个人,我是年龄最小的,我要面对的还都是重患,说实话刚开始压力很大。刚进入病区的时候,我尽量多学习、多沟通、多熟悉,很快便适应了这里的环境,工作也很快就可以上手了。
我每天除了保护好自己之外,还要不断地去和医生交流,还要思考在护理方面有什么地方是我还可以更努力的、为患者服务我还能再做些什么......最难适应的就是我们身上要穿一层又一层防护服,闷热的让人有种要窒息的感觉。一天几个小时下来,面部被口罩和防护镜压出了痕迹,鼻梁上被压起了水泡,水泡被压破后真的很疼。看见队友们撕下贴在脸上的水胶体敷料,那一刻我真的很心疼他们,而且是感同身受的疼痛。即使这样,队员们也从来没有抱怨过,我们还开玩笑,数着脸上的压痕互相嘲笑着对方。
对于这次驰援襄阳,我很感谢辽宁省肿瘤医院党委、领导对我的信任,能够派我到前线,对我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我平常工作时很少会去考虑的问题,现在都会思考、学习,例如为气管插管的患者留取痰培养,怎么才能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收集到足够量,同时还保证不被污染;确定胃管在胃里,如果常规学的三种方法都无效,还有没有其他的办法等等。我们平常都是处在一个相对优越的医疗环境中,如果没有这些特制的器材,能不能用眼前最简单的东西去完成你要做的事情,这些都是我到这里工作之后开始去思考的。
抗击疫情,前方有医护人员团结一心,后方有医院和家乡人民做后盾,我们无所畏惧!我们会一直守初心努力奋进,担使命砥砺前行,我相信我们一定会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