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同心携手 向危而行 白衣天使为爱筑起“防疫墙”)
“妈妈,你什么时候回来?
妈妈,嗓子都哑了你多喝水,!
妈妈,我想你了……”
听着孩子稚嫩的哭泣声,赵晓军的心是复杂的,作为市十院护理部副主任兼隔离病房护士长,从大年初二医院开始组建隔离病房开始,她白天一直在院协调各项事宜、组织护士培训,经常是晚上8、9点才回家,从2月13日隔离病房接收第一例疑似新冠肺炎患者后,她就再也没回过家。
每名护士的培训、每件仪器的摆放、每种消毒剂的配制、每件物品的领取、每个流程的演示,她都亲力亲为。24小时、48小时、72小时,她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无论什么时间对讲机里都会有她的回复声:我在、马上办、注意个人防护、洗手!科里的护士说,只要听到她的声音,我们心里就有底。最初几天她一直守在监控室,随时处理病房内外的各种问题,每天仅休息2、3个小时,每天几乎没时间喝水,正常吃饭对她来说成了一种奢望。
心理疏导也是她的一项主要工作。收治的疑似病人心理压力很大,一方面担心自己的病情,一方面担心是否影响家人,家属也是一样,每天都在焦虑和恐惧中度过,赵晓军总是轻声细语的安慰患者,舒缓他们的紧张情绪,也告诉患者只要好好配合治疗,没有过不去的坎儿。同时,她也为在隔离病房工作的年轻医护们做好“心理防疫”,让大家信心满满,树立信心。
隔离病房里的护士是每6小时一轮换,护士平均年龄在30岁左右,很多人的孩子才蹒跚学步、呀呀学语,张倩就是其中之一,她的孩子刚1岁半,接到工作任务后她没有任何犹豫,主动申请加班。每次半夜回到家里先换衣服洗澡,只敢偷偷看看熟睡中的孩子,满心的愧疚,可有时还没等孩子醒来就又回到工作岗位了,穿上厚厚的防护服、带上面屏、护目镜,为了不影响工作穿上的尿不湿,每次出病房脸上的勒痕、被汗水浸透的衣衫、发白的双手,都是她对当初誓言的实践。
在疫情面前,她们忘记自己是女儿、是母亲、是妻子,是儿子、是父亲、是丈夫,她们只有一名名字,逆行的白衣战士,是他们在疫情面前筑起一道防护墙,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医者的责任与担当。
同心携手、向危而行,我们一定打赢这场战“疫”,取得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