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0年3月10日 星期二
天气:晴
驰援单位:湖北省襄阳市保康县人民医院隔离一病区
日记人:一位保康新冠肺炎患者
来自患者的衷心感谢
今天是我入院的第17天,目前CT和核酸检测都已达标,把肝功能调理下很快就可以出院了。一方面,我心里欢呼雀跃,身体很快能恢复健康;另一方面,又有点小失落,出院后就见不着辽宁医疗队的护士姐姐们了。我的病房正对着护士们的工作台,躺在病床上就能看到护士姐姐们的日常工作状态。她们每天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上都是雾气,连续工作七八个小时不吃不喝不上厕所,真的很辛苦。每次看到她们忙碌的身影,心里就百感交集,她们也是父母心头的牵挂,也是老公的依靠,也是孩子的妈妈!而她们冒着生命危险驰援保康,正是因为她们的无私奉献,才让我们的身体逐渐康复。
我老公在2月3日确诊后先行入院治疗,而后孩子和奶奶因身体不适,以疑似患者收治入院,到隔离一区进行治疗。值得庆幸的是,通过各项检测两人均排除了新冠感染的可能,两人相继出院。随后,我在隔离酒店进行了核酸检测,政府通知我,需到保康入院隔离观察。救护车把我送到保康县人民医院,入院前做了CT检查,显示单侧肺部有小面积感染。我想,我十有八九是确诊了。当然,那时我心里还是比较放松的,想着没有其他症状,不发烧不咳嗽不酸疼不乏力不腹泻,这些典型的新冠肺炎症状一项也没在我身上发生,肯定是轻症,于是定个小目标争取十天出院。
但真正入院后,才发现实际情况和我想象的差异很大。每天要挂六七瓶点滴,打针时间约九小时。有些抗病毒口服药吃了后不良反应比较大,身体的不适感强烈。每次打针时,我就会刷刷抖音看看头条新闻;每次看到跟新冠肺炎有关的内容,就会忍不住偷偷抹眼泪。身体的不适加上住院的孤独,回想起二月份家里发生的一连串事情,家人们像玩接力赛一样一个个的接连入院治疗,心情一度非常的低落。是医疗队的姐姐们耐心的开导我,给我了战胜病魔的力量,让我感受到家人般的温暖,带着我走出情绪的低谷。
我认识的第一个护士是秦叶红姐姐,她特别开朗健谈,每次看到我都会鼓励我,说我年轻身体底子好,肯定能很快恢复。还开导我,老公治愈出院了,还有她们姐姐在,有啥困难跟她说,肯定会把我照顾的好好的。期间,秦姐姐过生日,那天她也坚守在工作岗位没有休息,她在防护服上写着“闪闪妈妈,石头妈妈,生日平安”,我想她肯定是想家了,想家人了。但她的生日愿望却是希望保康平安,大家平安,自己也平安。我知道,像她这样,每天和新冠肺炎患者进行最密切的接触,有无数个被感染的可能,真的需要很大的勇气来驰援一线。每个人的背后都是一个家庭,真心希望每位医护人员都能健康驰援,平安回家,一个都不能少。
第二个认识的是郝媛媛,注意到媛媛姐是因为她的防护服背后写着“郝00”,我不明白是啥意思便主动找她说话,她告诉我“我叫郝媛媛,为了方便,就写着郝00”,聊着聊着就熟悉了,有时候她在二楼值班,也会抽空来一楼看看我,问我的身体状态及恢复情况,真的很暖心。两位姐姐怕我营养跟不上,都给我带了好多零食和日用品,叫我多吃点身体才恢复快。
第三个认识的是张丽萍姐姐。有次我在走廊的窗户边透气,她走过来陪我聊天,我们聊到了沈阳和湖北的美食、生活习惯的差异,聊到关于新冠肺炎的一些认识。期间,我都一直不敢面向她讲话,身体也尽量保持一定安全距离,就怕自己不小心感染她,那我就罪孽深重了。当然,还有很多其他我说不上名字的护士姐姐们,每个人都细心、耐心、静脉输液技术也很好。我的血管特别细,日常打针都很难打,她们穿着厚厚的防护服,护目镜上都是雾,手上带着两三层手套,但总能通过看、摸、拍等动作,一针就准确找到血管输液成功,从没遭过罪。
现在病区的确诊患者都陆续出院了,真希望疫情能赶快结束,这样医疗队的姐姐们就可以早点回去和家人团聚。希望疫情结束后,医疗队的姐姐们有空来湖北玩,我来当导游,带她们去吃武汉热干面、襄阳牛肉面,周黑鸭等美食,带她们去登黄鹤楼、游东湖,看长江大桥,赏武大樱花,观江滩风景。
人的一生有很多遇见,每一次遇见都是莫大的缘分,因为她们,让我对沈阳这座城市充满了好奇,充满了期待。我和老公约定好,有机会一定去沈阳,去感受沈阳的风土人情,去看看这些天使姐姐们的真实容貌。医者仁心,人间大爱,她们都是生命的守护天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