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动招商与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沈北新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招商引资纳入全区绩效考核体系,将“项目为王”落实到识人选人用人上,以项目论英雄、排座次、定奖惩,树立起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领域识人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对于能为区里招来大项目、好项目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宣传、旗帜鲜明重用、真金白银奖励。
3月7日,沈北新区召开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誓师大会,制定全员招商方案,出台招商十条新政策,以钉钉子精神打响全力、全速、全责、全员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攻坚战。
用招商引资的稳定性对冲疫情的不确定性
疫情防控不松懈,招商引资不断链,项目建设掀高潮。今年,沈北新区振兴实体经济、加快高质量发展的任务异常艰巨,亿元以上开复工项目要完成210个、引进项目要完成150个。非常时期,沈北新区坚信只有多谋非常之策,多用非常之功,才能变压力为动力,用招商引资的稳定性来对冲疫情造成的不确定性,用狠抓项目的过硬成果来稳住经济增长的良好势头。
招商引资是经济发展的“生命线”,沈北新区从出台招商引资十条“硬核”新政入手,每条政策都见“真金白银”。
主导产业固定资产投资最高补贴1亿元,位列政策首条。金融支持政策,设立总规模为3亿元人民币的发展投资基金,设立总规模为2亿元人民币的人才基金;对省科技厅新认定的种子或潜在“独角兽企业”,在上级奖励基础上另给予一次性50万元奖励。对省科技厅认定的“独角兽企业”,在上级奖励基础上另给予一次性100万元奖励。
“宁让土地等项目,不让项目等土地”
带着空间去招商、带着存量去招商、全员上阵去招商,让中介机构、中介人成为“城市合伙人”……在誓师大会上,沈北新区一个个招商的新方法、新名词眼前一亮、令人振奋。面对多年以来招商的老套路、老规矩,沈北新区勇于推陈出新,可操作性更强。 “宁让土地等项目,不让项目等土地”,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新区抓紧解决空间储备不足、净地不净等问题,将44个工业地块、24个商业地块、22个居住地块的位置、性质、面积、规划条件、产业定位和盘托出。以铁腕手段开展闲置土地处置,停(缓)建项目盘活、征收排迁等十大攻坚行动,用存量引增量,让老树发新芽。
同时,全员上阵招商,全区61个单位和街道都要落实招商指标,做到人人肩上有指标,人人都是招商员,形成全区上下齐招共引的强大合力。
招商工作表现突出者享受“八优先”待遇
为推动招商与项目建设取得突破,新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将招商引资纳入全区绩效考核体系,将“项目为王”落实到识人选人用人上,以项目论英雄、排座次、定奖惩,树立起在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征地拆迁领域识人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对于能为区里招来大项目、好项目的单位和个人,要大张旗鼓宣传、旗帜鲜明重用、真金白银奖励。对于招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给予优先提拔、优先晋级、优先聘用等“八优先”待遇,让能者上、庸者下,不干活的腾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