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沈北新区在招商引资方面树立了引进单体项目不少于200个的总体目标。
3月7日,沈北新区通过“云会议”召开2020年招商引资和项目建设誓师大会。会议明确,今年沈北新区招商将突出三大主线:延伸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链条,做强装备制造产业链条,补足文化旅游产业链条。
构建“1+4+N”招商体系,“人人都是招商员”
在沈北新区2020年招商引资工作方案中,该区制定了十条主要举措。
据悉,沈北新区将构建“1+4+N”招商体系,即:投资服务处+三个产业办及文化旅游领导小组办+相关部门,最终形成“专业招商+非专业招商”的新格局。
同时,沈北新区将完善决策机制,促进透明招商。健全项目预研会、项目选址会、协议审核会等会商机制,严把项目入区审核关,依法合规把控协议审核,科学规范项目的评估评价、要素供给、合理摆布,确保项目高质量导入,实现入区项目与发展环境的高度匹配、相互促进,企业与政府的互惠共赢、协同并进。
强化“标准地块”设计,促进定向招商
沈北新区将梳理编制《沈北新区土地资源推介招商手册》,全年重点推出90个、约合1万亩的“标准地块”,其中工业地块44个、商业地块24个、居住地块22个。同时推出44栋、约合20万平方米的国有闲置标厂。
不仅如此,沈北新区还将明确产业对标区域,促进靶向招商。围绕食品医药、装备制造和现代服务产业细分24个子产业链,逐一对应到三个产业办的24个招商部门,重点聚焦世界500强、中国500强、民营500强、跨国集团、“隐形冠军”“独角兽”“瞪羚”等集合,锁定重点区域、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开展“一对一、点对点”靶向招商,着力引进产业链关键环节的重大项目。
沈北新区将紧紧聚焦重点细分产业链条,突出建链补链强链延链,对应相匹配的“标准地块”,全年策划包装不少于30个特点鲜明、针对性强、实施性强的产业项目,打造“靓女效应”,实现定向招商、精准招商。
强化闲置资源攻坚,促进二次招商
今年,沈北新区将全面梳理半截子工程、存量厂房、闲置项目、停缓建项目等资源,充分整合闲置空间,充分发挥政策引导,开展政企协同招商,加快盘活国有资产,促进东北总部基地、联东U谷、中南高科产业园、太平洋工业园等工商业地产满园增效。
在促进对口招商方面,沈北新区将把握“京沈对口合作”、“辽江对口合作”等重要契机,聚焦重点产业链条,积极对接北京和江苏的优质资源,深挖与我区发展相适应的非首都功能产业项目转移,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拓宽合作渠道、创新合作方式,确保全年引进京沈合作项目不少于14个,其中用地类项目不少于7个。
此外,沈北新区将依托现有产业资源,组建24个协会分会,精准掌握行业发展趋势和产业发展特点,加强与骨干企业的招商联动,深化“三级包保”,通过对企业全方位、全链条、全周期的服务,鼓励其增资扩产,借力以商引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