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和日丽的春天,正是农忙的季节,公社的社员们都在紧张而又忙碌地种地、耕地、播种。我是一个农家的孩子,现在虽然成了一名祖国的保卫者,可是我有责任支援农业,改变农村的面貌,为农业早日机械化、电气化贡献一点力量。
——雷锋
医者仁心,大爱如磐。雷锋精神,辽宁续写。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袭来,辽宁千余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紧急驰援。他们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是当代的雷锋。
面对特殊环境,他们以自己的一线亲历续写“雷锋日记”,让我们通过《辽宁医疗队战“疫”前线续写“雷锋日记”》,共同弘扬雷锋精神,了解身在湖北的辽宁医务工作者的战“疫”经历和故事,共同感受这场严峻斗争中的辽宁担当、辽宁力量。
前线日记——“你是谁呀?”
记录者: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护士长 董华
2020年2月27日,星期四,小雨,武汉雷神山医院。
早上六点,已经不需要定闹钟了,生物钟这个时候准时启动。我们驻地离雷神山医院有一个小时的车程。
我们的班车是公交车,比较霸气。司机师傅说,他生平第一次拉一车医护人员,这事他能记一辈子。
我们负责的病区有10位患者核酸检测呈阴性,估计这几天就能出院了。我们已经与病毒“奋战”了一个多月,但是只要还没真正消灭病毒,我们就不能有任何一点疏忽。
我下了班车,一天的工作就开始了。查看大家穿隔离服的情况依然是主要的,尽管大家已经穿了若干次,但是每一次我们都要当做第一次那么认真地穿,这样才能保证安全。
每天进隔离区的有两名保洁人员,她们都是上午在病区工作,我总是担心她们穿脱防护服不标准,所以每次我都盯着。现在只要一来上班,她们就会喊我:“华姐,我们要穿衣服了!”我突然感觉自己好像照顾了两个小朋友。
我每天要根据需求给患者配药,由于条件限制,我们自行设计了一种药物配送方式:在窗户上系上黄色袋子,一个袋子装一种药,上边都有写好药品名字的标签。这样的袋子一天大概有15个左右。每次领回来的防护服,我也按照每个人的需求分好,写上名字,方便她们找。
我每次进隔离区都要检查药品和耗材情况,缺了什么就及时请领备好。护目镜不是一次性的,因此消毒非常重要。仪器处置车要擦拭,病房得消毒。从病区出来时,我还要检查大家脱防护服是否正确。我这来来回回的,如果有个计步器,一天也得有几万步。
我和队友们在一起也有很多天了,有意思的是,我们现在只认识对方的眼睛,大家摘了口罩和帽子就不认识了,每次队友摘掉口罩后我都会问:“你是谁呀?”对方说出名字后我又恍然大悟。我这几天就被问过好几次,问的人和被问的人都笑得不行。
感染防护工作我们需要做到细致入微,即使是回到宾馆,我们也都有防护措施。我们会在房间门口放一个箱子,每人门前都有一个,我们上班路上穿的衣服会放到里面。我们把房间内分为清洁区、半污染区和污染区。进门之前是污染区,小箱子就属于污染区的;门口是半污染区,我们在这里放着酒精;屋里其他的地方是清洁区。
抗击疫情的前途是光明的,我们还需咬紧牙关,憋住劲往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