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2月22日星期六,襄阳 晴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驰援襄阳市中心医院医疗队员 佟岩)
今天,我正式上岗了!
襄阳市中心医院ICU曹主任、尚主任和护士长在我进入红区之前,再次强调了个人防护的重要性,同时也鼓励我说,他们病区自从疫情发生以来医务人员感染率为0!
这深深鼓舞了我。但是在进入红区之前,我还是按照培训要求,戴N95口罩、护目镜,穿好防护服,还戴了两层手套,护士长还反复检查我穿戴的密闭性,并细心的帮我用胶布粘好领口的缝隙。并在我的防护服外面,写下“辽宁,沈医二院,佟岩”,我背后还被她写下“老铁”两个字。辽宁老铁,做好战斗准备!
进入一个新的陌生环境,生疏感在主任查房中渐渐退去。早晨大交班中,一个个冰冷的病例报告变成一张张鲜活的面孔。
这里,有7岁的小女孩,她天真乐观,病情好转就要转出重症区;有60几岁的老大娘,本身半身不遂,虽然病情已趋于好转,但她心理压力极大,20多分钟的“谈话治疗”舒缓了她的顾虑;还有危重症的病患,各种有创支持治疗下仍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随时可能面临各种挑战。
我分管的1床杨大爷,曾经是空军战斗飞行员,曾经驾驶“歼七”翱翔天空,本来病情好转的他,昨天开始突然便血,消化道出血导致血红蛋白很快下降,血压较前下降。为避免病情恶化,我迅速决定补液扩容,同时决定留着中心静脉导管,方便快速输液及检测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穿刺,是我日常工作中经常的操作,这一次却变成巨大的挑战。不熟悉的环境和器械、危重的患者、还有我将穿戴第三层无菌手套操作……
首先,我到他床前细心告知病情解释操作的必要性,他对我这个操着东北口音的医生十分信任,表示会积极的配合。为了增加成功率,避免不必要的损伤,保险起见我决定在超声引导下穿刺术。术前精准定位,术中仔细操作,消毒,麻醉,进针,过导丝,置管,缝线固定,敷贴覆盖。全程不到10分钟,几乎无出血,顺利完成中心静脉置管术。本来防护服内就闷热,全程下来内衣裤已经湿透。经过补液、输血等治疗,杨大爷的病情好转,血压也稳定住了。
20点是晚交班,跟新同事交班结束,我又来到杨大爷的床前,他告诉我:“佟医师, 跟你报告一下,我感觉了,有3个小时没有流血了!”我鼓励他一定会好起来的,并相约明天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