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回家,勿念,注意身体。” “受累了媳妇儿,早些休息。”这是2月21日23时15分,一对夫妻的微信对话。
回复微信的是正在值班的沈阳电能建设集团沈北工程分公司安监科主任于欢,“媳妇儿”是沈北新区中心医院感染控制科科长王洪英。除夕以来,于欢的妻子人每隔三、四天才能回家一次,而且大多都是半夜。本来见面机会就不多,这一次于欢又赶上值班。
妻子送来最及时的提醒
“抓紧买口罩、消毒液、护目镜,一会儿我再给你发一些消毒常识。疫情很严重,你们要重视啊。”除夕当天,沈北新区中心医院接诊第一例从武汉回来的发热患者后迅速召开紧急会议应对疫情。会后,妻子第一时间给于欢打来电话建议他的单位及时做好防控。
“那时候,沈北这边公众对于疫情还不是特别紧张,有了妻子的提醒,我们单位早早的购买了充足的防护用品,还参考妻子医院的防控标准安排车辆消毒、测量体温、普及常识等工作。”于欢特别感谢妻子的及时提醒,“多亏行动早,后来口罩啥的老费劲了。”
尽职尽责保证人员安全
除夕以来,沈北工程分公司抢修人员24小时在岗待命,随时抢修各类电力故障,保证百姓可靠用电。
为了规避由于戴口罩、护目镜作业带来的新风险,于欢自大年初一以来一直坚持每天到岗值班,坚持紧急故障抢修、恶劣环境抢修、路途遥远故障抢修必到现场。
经过几天的摸索,于欢发现,由于作业人员棉安全帽、口罩和护目镜的“组合”,致使地面与杆上人员喊话不畅通、护目镜容易起雾影响操作,安全风险较大。为此,于欢要求人员互相喊话要重复三次,并确认回答三次,对于起雾问题作业人员要互相提醒,当影响到作业时要停止作业,其它作业人员补位。
除夕以来,沈北工程分公司累计开展抢修4次,出动抢修人员32人次,未发生人员安全责任事故。
善于研究电子、网络技术的于欢,整合了妻子医院发布的防护常识和电力现场作业安全注意事项,并制作成课件,通过线上教学的方式向各岗位人员普及。目前,已开展线上教学7次,参加人员420余人次。
顾大家也要顾小家
于欢的母亲今年81岁,患有阿尔茨海默症3年,而且近一段时间症状有所加重。“母亲经常一边吃饭,一边一遍遍不停重复着问过的问题,有时候是把鸡蛋都捣碎在米袋子里……”于欢说,“平时都是我和爱人一起照顾,但爱人在前方救人,和我们电力员工一样都在顾‘大家’,但再忙我也要照顾好我的妈呀!”。
于欢到家的第一件事就是做饭,安顿好孩子和母亲。为了能够随时照看到母亲,于欢还在家中安装了监控设备,这样即使在工作岗位上,他也能随时随地查看母亲的情况。让于欢开心的是,这段时间,处在叛逆期的孩子特别懂事,主动分担家务,还能照顾奶奶。
每当母亲熟睡后,忙碌的一天于欢才算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时间。累了一天的他在休息之前就会想起奋战在一线的妻子,“有心发个信息吧,还怕打扰她工作,干脆就把思念放在心里吧。”(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