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视频】硬核!沈阳80后小伙11天建起新的口罩厂)
2月19日,1986年出生的沈阳小伙——辽宁盛京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关勋泽,有点小惊喜。这一天,他的沈北新区口罩厂运来了一个“大”设备,他说这是目前口罩生产设备中的“加特林”。有了这台设备增援,可节省两道工序,能尽早为家乡沈阳人民生产出大宗的口罩。从到全国各地买不到大宗口罩,到最终建成口罩厂开始生产运营,关勋泽用了11天的时间。预计2月24日开始,每天数万片的N95级的口罩,将从这里出发投放到沈阳市场。
当日,记者驱车赶往沈北新区该口罩厂实地探访口罩厂诞生过程。
安全:闯4道门,方可进入10万级净化车间
口罩被誉为防护呼吸道的拦路虎,那么口罩厂在生产的过程中如何做到自己的卫生防护呢?
在厂区大门口,负责登记的保安大姐看到里面来人接应,才让记者在登记本上逐项记录、并测量腕部体温,随后有经过手部和鞋底喷消后,才放行至园区。步行几百米后,记者推开研发生产车间大门,按照要求换上了头套、白大褂和鞋套后准备进入车间,随后被领着拐进放置外衣的“女更一室”,随后又推开“女更二室”的门,这个空间墙上挂着蓝色的防静电隔离服。当记者准备推开第三道门时,任凭怎样用力门也打不开,工作人员示意:“身后的门如果关不密闭,前面的门就开不开,这里的每一道门都把细菌阻隔在外面。起到层层降菌的作用。”推开第四道门,是最后一间消毒室,当手部通过自动消毒机消毒后,记者终于进入了10万级净化生产车间。每天,60名工作人员全部是这样进出车间。
流程:一片口罩分7步,哪一步都严丝合缝
眼前是狭长的走廊,与医院的走廊相差无几,两侧房间分列十几个生产车间,每个车间里都有几名工人穿着蓝色的防静电隔离服紧张地忙碌着。因为是无菌区,记者只能隔着玻璃看里面在操作流程,工作人员都戴着口罩,大都是坐着工作,间隔一米左右。
生产一片口罩很难吗?要分几步呢?来采访前,记者身边很多朋友得知后,都给记者留了一个“作业”。关勋泽指着生产车间的门牌说:一个口罩生产出来,应该分如下7个步骤:原材料辅料消毒——无纺布和熔喷布压型——压型热合贴口——压鼻梁条——扎耳带——喷码——包装出品。
“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难了,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执行标准,从无到有,我们一点点摸索,但是哪一点都不能含糊,而在所有这些步骤中,对于N95级的口罩来说,最关键的是中间的熔喷布。因为它能起到静电作用,过滤效果好,所以我们在这块布上下工夫。”该公司总经理李可介绍,熔喷布原料非常短缺,目前价格涨得奇高,但是为了让家乡沈阳人用上安全放心的口罩,我们还是对核心部分进行了“加厚”。车间里正在生产的N95级送检口罩,一共有4层总计140克,除里外两层为无纺布总共90克,中间两层熔喷布加一起为50克,这是行业较高标准了。目前该公司口罩技术已经拥有国家专利。
产量:初期日产万片,远期算大连分厂可产百万片
当记者问及沈阳产量时,关勋泽说,目前是4条生产线,24小时分班倒着干,日产1万片左右,但说实话这些设备都是二手的,从南方淘来的,等到我门口那台“加特林”智能化设备用上后,产量还能提高。目前该公司已经在大连建分厂了,预计将于3月底陆续投产12条生产线,届时两地每天可达100万片N95级民用和医用口罩。一定会尽量满足家乡沈阳人用口罩的需求,而且价位合理。
当记者正在采访时,沈阳市工信局局长韩博到该口罩厂进行调研,当他听说该公司生产的医用N95口罩解析需等待7天时,他指导该企业要找到强制解析设备,在达到执行标准的同时,缩短生产周期,尽早再尽早……
关勋泽:咱们一起“拿”下难产的口罩
关勋泽此前一直从事医药销售行业,在圈里小有名气。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他收到很多朋友委托他买口罩的求助。为了亲戚朋友的嘱托,他于1月29日,从沈阳启程到南方寻找口罩,从深圳到常州、从南京到济南,9天去了9个城市,在各城市之间往返14趟,从坐飞机到打出租车再到包车,所有的交通工具都用上了……期间定好的1800件口罩,在疫情高发期因运输等多种原因全部夭折。此时,他想走另外一条救命线……买不到就生产!
于是关勋泽在常州考察原材料和设备,期间问到一台设备竟然要花600万元才能买到。“买了这样的设备,生产出来的口罩得是天价啊?”
关勋泽暗暗发誓,是二手的设备也要买,老掉牙的也要买,只要能生产!于是他从常州人那里买回来模具,因为常州工厂不上班,他就把设备扛回沈阳,在沈阳找厂子萃取模具。2月8日开始,他回到沈阳,在社会各界的帮助下,几经周折,终于筹备生产了。
从销售行业转到生产行业,这里面不仅需要勇气与魄力,更需要专业和专注。从最初连生产口罩总共分几步都不知道,到现在能拿下国家专利,关勋泽带领他的80后团队,天天吃住在工厂,一次次在逆行中奔跑,终于实现了口罩厂的量化生产。
“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些天来,让我感动的人特别多。”关勋泽说,起初妈妈看到我“不要命”地往南方跑,把我的微信拉黑了,她说在全国每天新冠肺炎数字不断变化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儿子还在全国各地跑,真是太担心了,每天心脏都快跳出来了。而现在,妈妈开始理解我的初心,并默默地支持我了。“我是一名人大代表,也是一名有责任感和使命感的企业家,我的初心就是想让家乡人用上自己生产的口罩,这样的日子真的很近了。”关勋泽说已经连续十几天不敢回家,自己担心在外面跑来跑去会影响到家人的安全,已经14天没有换过外套了。
▲关勋泽朋友圈截图
但是这个口罩厂就像一个在危难时刻诞生的孩子一样,省、市、区政府给予了太大的支持和帮助。在他感恩的台账里,每天都记录着社会各界主动到厂来帮助解决问题的人。他说:“在建厂的过程中,困难从来没有掉在地上过,各个层面的政府都在尽心尽力地帮助我解决问题。”
当日,辽宁嘉和大药房负责人董天昌来考察后,赞叹到:“从无到有,我是看着厂子起来的,短短十多天啊,就投产了。真是什么困难也挡不住沈阳年轻人的脚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