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风和日丽的春天,正是农忙的季节,公社的社员们都在紧张而又忙碌地种地、耕地、播种。我是一个农家的孩子,现在虽然成了一名祖国的保卫者,可是我有责任支援农业,改变农村的面貌,为农业早日机械化、电气化贡献一点力量。
——雷锋
医者仁心,大爱如磐。雷锋精神,辽宁续写。
新冠病毒肺炎疫情袭来,辽宁千余名医务工作者义无反顾紧急驰援。他们是雷锋精神的传承者,是当代的雷锋。
面对特殊环境,他们以自己的一线亲历续写“雷锋日记”,让我们通过《辽宁医疗队战“疫”前线续写“雷锋日记”》,共同弘扬雷锋精神,了解身在湖北的辽宁医务工作者的战“疫”经历和故事,共同感受这场严峻斗争中的辽宁担当、辽宁力量。
前线日记——女儿送给我一个“护身符”
记录者: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胸外科 李文雅
2020年2月11日,星期二,阴,武汉协和医院。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2020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不曾想到,再次奔赴心心念念的武汉时,这里已成为了疫情风暴的中心。
从接到上级命令,到完成医疗队的组建、集结、物资筹备和后勤保障工作,医院仅仅用了3个小时。这支来自不同科室的60名医护人员,原来很多素昧平生,现在却组成了血脉相连的战斗小组。在机场,我与送行的胸外科许顺主任及各位老师匆忙话别后,人生第一次凭着没有乘机姓名的机票踏上了征战武汉的征程。
疫情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刻不容缓,飞机上组长王振宁书记进行战斗动员:“我们60个人现在就是一块铁板,既有过硬的业务,更要有铁的组织纪律,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但请你记住,你永远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我们胸外科对本次疫情高度重视,春节期间科室多次召开动员会,所以这次出征命令一下达,我们5名同志迅速出战,其中有3名党员同志,2名入党积极分子。相信经过这次风雨洗礼后,大家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事出紧急,我的家人没有任何不解,只有不舍和担心。妻子默默地帮我收拾行李,默默送行,把所有的一切封印到沉默当中。年幼的女儿虽然不知道自己的爸爸所行为何,所去何处,但也从家中不平凡的寂静中嗅到了一丝不安。当她把自己毛绒绒的挂件递给我,硬说这是护身符的时候,我知道我收下的不只是女儿一份懵懂的童心,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
我们的出征,背负的不仅仅是期望,更多的是责任。我们坚守的,也不仅仅是病人,更是医务工作者所代表的阵地和防线。
抵达武汉后,在刘波主任和于娜主任的鼓励下,所有队员抛却疲倦,迅速切换到饱满的战斗状态。
加油,中国医大一院!加油,武汉!待我们平安归来时,必将春暖花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