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标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仓库里满是来自全国各地以及境外相关机构驰援武汉疫区的物资。这里靠近武汉天河机场,运输优势明显。
疫情面前,爱心捐赠之路“最后一公里”一旦堵塞,负面影响难以估量。具体负责物资接收、登记、运输和发放工作的,是曾参与数千起国内外重大事件救援工作的蓝天救援队。
这项工作光凭一腔热血远远不够,志愿者需要具备过硬的身体素质、专业技能和经验储备。各地蓝天救援队最合适的人选陆续就位,投入紧张有序的工作。
2月8日凌晨,带着驻泰华人及泰国民间捐赠的N95口罩、一次性外科口罩、酒精、体温计等疫区急需物资,蓝天救援队泰国队抵达武汉。
队长尹岩冬是营口人,这些年一直在泰国经营民宿生意。小编与尹岩冬连线,他介绍,他参与过泰国少年足球队被困、普吉岛海难、老挝溃坝事故等救援工作,平日里每月定期为救援人员培训。这一次面对来势汹汹的疫情,尹岩冬义无反顾地选择回到祖国,披上蓝色“战袍”深入武汉抗疫一线,向着最危险的地方前行。
尹岩冬告诉小编,为更高效地将救急物资送至防控一线,给医务工作者提供及时的帮助,中华慈善总会联合蓝天救援队在疫情发生后的第一时间便开始筹划物资转运工作。中华慈善总会·湖北省慈善总会疫情防控捐赠物资联合应急仓库应运而生。
这里是蓝天救援队的“战场”。仓库运营工作是一个复杂的体系,接收、储存、中转、调运、后勤……每一个环节都不容闪失。
作为这个仓库指挥官之一,尹岩冬负责前端救急物资发放,周边社区、学校病毒消杀等最前沿的工作。他说,“国内外那么多捐赠物资都集中在这里,经过我们的手分发出去,光蒙牛一家企业就捐赠了7亿元的物资,必须在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争取最高效率”。
由于平日训练有素、救援经验丰富,尹岩冬和他的队员们抵达武汉之后随即进入状态。一批队员将救急的物资进行分发,另一批队员正在做消杀工作准备。接下来,他们将以仓库为圆心,逐步对道路、绿化带、垃圾桶、铺面、停放的车辆等进行地毯式消杀,确保不留死角。
和时间赛跑,他们这几天工作至深夜,饿了,就煮点方便面,时常和衣而眠。被问及是否吃得消如此高强度的工作,尹岩冬笑答,“跟睡在水泥地上的第一批志愿者比起来,我们第二梯队的算不错了。因为开始发放物资了,剩下很多空纸箱子,把纸箱子垫在身子底下,我们至少有了床呢!”小编又问:爱人和孩子是不是很牵挂他。他说:“经常出来救援,孩子老婆都习以为常了,他们现在在泰国家里,有温暖的床睡,很幸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