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全力支持“三必需、两重大”!辽宁国企有序精准复工复产)
铁法能源公司小康矿是辽宁能源控股集团节后第一批开工的矿井,一上班,队里就召开会议,就防疫、安全生产和复产工作进行再安排、再部署、再落实。“虽然出勤人数比平时少,但工作面都在正常生产,我们有信心完成上级下达的产量指标。”该矿综采队长聂洪权说。
快速反应,主动作为,和小康矿一样,连日来,我省国企发挥国有企业自身优势,在保证安全生产的前提下有序精准复工复产。2月12日,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全省国企将切实履行国企职责使命,确保疫情防控与生产经营两手抓、两不误。
全力支持“三必需、两重大”企业及项目复工复产,是我省国企当前的重点任务。据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介绍,疫情发生以来,我省国企中,涉及保障城市运行和企业生产必需、疫情防控必需、群众生活必需及其他涉及重要国计民生的相关企业,基本都在坚持开工运营。
交投集团、机场集团、辽渔集团全体员工持续奋战在密织立体交通安全防控网,护卫我省防控“第一闸门”,能源集团下属各热电、供暖企业员工一直坚守在岗,水资源集团24小时值守水源地,环保集团每天都加大现场消杀频次,强化民生垃圾处置安全可控,辽勤集团持续坚守公共服务一线,保障防控有序有力。本钢集团、华晨集团等生产抗疫物资的企业,也一直在加班加点运行。“不计得失、不惜代价的投入,为全省疫情防控保障提供了强有力的物质支撑,也为全省企业开复工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保障”。
除一直坚持开工的企业外,节后,我省许多国企还根据疫情需要,相继紧急复工。按照中央部委要求,粮食集团为保障重点地区的粮食供给,2月5日紧急复工,目前,在保证省内大米订单的同时,还生产加工了500吨大米外运。在疫情仍然严峻的情况下,许多企业还安排有关岗位,采取居家办公的方式,迅速工、作起来。在针对“两重大”工作方面,省国资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不论采取哪种工作方式,全省国企都在即刻行动,按照省政府及企业所在地党委、政府开复工时间安排及相关要求,涉及重大项目、重大工程的企业,能复工的正在尽快复工,具备开工条件的也在抓紧组织开工。
争取并落实疫情防控和生产经营支持政策,也为我省国企的复工复产的精准有序提供了必要条件。连日来,省国资委及省属企业与有关部门配合,积极争取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政策性银行疫情防控专项资金支持,加快落实首批20亿元贷款额度,专项用于我省医疗救助、物资采购、应急设备采购等与疾病治疗和疫情防控相关用途。对承租国有资产类经营用房的企业,也按规定政策减免房租。
在企业复工生产的同时,我省国企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来抓。按照回途前有准备、回途中有秩序、回来后有制度和“防输入、防扩散、防输出”的原则,各企业立足疫情防控全局形势需要,立足本企业当前防控物资储备及供应现状,立足关联方复工复产情况,科学合理制定开复工计划,做到精准有序复工。在员工个人防护安全方面,所有企业都特别注意做好工作地点消毒,配备消毒物资,为职工发放口罩、手套等防护用品,采取措施保证用餐安全等举措。本钢集团、能源集团等一些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岗位,还针对目前各市公共交通能力调控等问题,为职工抓紧配置专门的通勤车辆,保生产更保安全。
来源:辽宁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