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一枝一叶总关情 —营口盖州市杨运镇村“两委”创造性地开展防疫工作纪事)
一碗饺子温暖了一个卡点参战人员的心,一台流动宣传车的广播传遍十里八村,一座银白色的毡房里传出了昂扬地战斗歌声,一台崭新的轿车成了专职的送餐车……
在这场防控疫情阻击战中,攻杀在一线的农村基层“两委”班子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演了一出出感人的战斗活剧。群众们传颂:有你的地方风平浪静,跟在你们的身后我们平安!
一碗饺子四行泪
“保护好大家,你也要保护好自己!”“好好照顾孩子,别让他们乱跑!”2月7日(正月十四)20时许,在营口盖州市杨运镇杨运村防疫卡点里,村民兵连长韩桥德的爱人王丽梅端来热气腾腾的饺子慰问参战人员,夫妻二人简短地说了几句话,便匆匆分别。
王丽梅转身的那一刻,夫妻二人脸上不约而同的挂满了泪滴。
防控疫情战斗开始以来,韩桥德始终战斗在卡点里,盘查过往车辆、劝返外地车辆和人员 ,每天忙得不可开交。妻子王丽梅在友邻乡镇的服装厂打工,近段时间厂子放假,她便担起了一切家庭重担。偶尔韩桥德深夜回家,13岁的女儿、5岁的儿子早已甜甜地睡去。天蒙蒙亮韩桥德返回卡点时,孩子还在梦中。
7日,王丽梅包好了家中过十五的饺子,又给卡点的同志带了两盖帘。夫妻短暂地相逢便匆匆分别。
近在咫尺的家,是像韩桥德这样最基层、最一线的同志想回却难回的地方。8日(正月十五)一早,吃过饺子,韩桥德给儿女拨打电话,听筒那端两声带着哭腔的“爸爸”,铁打的汉子韩桥德早已泪流满面。
一驾小车八村求
“村民们有想在一起吃吃喝喝的,赶快放弃这个念头,关系好,不在于吃吃喝喝,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8日一早,杨运村村党支部书记付世科同志的座驾—微型小面包闪亮登场,重复每日走村串巷的宣传。
杨运村属于狭长地域,四周群山环抱,当年,共产党员杨运就是相中了这里的自然地理环境,在此打游击。由于村子地域长,村里的大喇叭难以覆盖到每家每户。如何让各级防控疫情的声音及时地传达到群众心里呢?付世科打起了治保主任曲广洪的座驾的主意。
付世科找来村里跳广场舞的音箱,安装到面包车车顶,用手机录音并接好蓝牙,实现了音箱同手机声音同步播放。付世科同志把曲广洪的座驾“征召”成自己的座驾,准备上场宣传。
村里公认的男中音付世科成为播音员,大家帮他润色稿件,用老百姓听得懂、传得开的语言播音。大功告成,小试牛刀,群众们拍手称快。有了宣传车走家串户宣传,群众们聚堆闲聊聚会的少了,聚众打个小麻将、玩个牌的少了。各村看到杨运村宣传车的神奇效果,纷纷邀请付世科出山宣传。
于是,这台村书记的座驾宣传车一跃成为全镇的网红宣传车。
一座宝殿四方暖
火红的火炉、升腾的火焰、各式各样的水果,火腿肠、大碗面等一应生活物品齐全,在北岔村陆屯防控疫情卡点,一座洁白的毡房格外显眼。
在陆屯卡点,村“两委”班子率先研究出“两条线”守卡办法。在卡点面向友邻乡镇的方向拉起一条线,对于外来车辆和人员尽量劝返,对于有重大事项的人员,要做好登记、最好体温,方可放行。在通往村里的卡点拉起一条线,告诫村民尽量里不出、外不进。如果村民需外出购物,村里在卡点位置安置了购物车,由村里统一帮助村民集中购买,再由村民用微信向超市业主付款。
卡点管理正规了,可卡点的硬件却同管理水平不相匹配。镇里设法为卡点配发了白色的棉帐篷。村党支部书记王明义、村委会主任刘成坤又弄来了一个火炉,并购置了煤、矿泉水等生活用品。陆屯卡点成了一座火红的“宝殿”。
依托卡点,村“两委”组织大家开展志愿服务,为群众送宣传单、为卡点人员送一杯水、对群众进行义务宣传,就连在外打工、放假在家的小伙子们也都加入到志愿服务的行列中来。
红红的卡点,火红的党旗,升腾的火苗,一颗颗红色的心,映红了一方平方!
一台餐车十里香
“开饭了,开饭了!”随着一声声亲切的呼唤,山嘴村十余个卡点的守卡人员依次来到流动“送餐车”前取饭。“给我点辣椒面”“我要点醋”,大家按照各自的需求加作料。
这台送餐车是村主任徐挺的私家车,疫情防控期间成了巡查车、送餐车、购物车等等多重身份的保障车。作为送餐车,徐挺的“座驾”已经经历了四代更新。
起初,徐挺为大家送开水和碗面,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可经过几天,徐挺发现大家的食欲明显下降,有的卡点人员宁愿吃自家带的凉馒头,也不吃大碗面。徐挺对送餐的东西进行了改进,改送茶鸡蛋。可时间一长,大家连打嗝都打出了鸡蛋味儿。
徐挺联系卡点周边的一户厨艺不错的农家,为全体参战人员做盒饭。飘香的盒饭深受大家欢迎,卡点人员的战斗力明显提升。
徐挺喜上眉梢,又在送餐车上添加了油盐酱醋、辣椒面等小调料,这下好了,众口一点也不难调了!
卡点的同志都说:主任心里装着咱,咱们心里有群众。齐心协力战疫情,一家不圆万家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