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身穿防护服坚守岗位, “自我隔离”守卫安全大门)
疫情肆虐之际,正逢春运
在各种交通工具
陆续被宣布停运的情况下
有这样一群铁路人却一直在坚守
他们身穿防护服
头戴护目镜、口罩
每天工作10个小时左右
“战斗”在各大火车站的安检口
为人们“守护”着安全的大门
他们每个人的背后
都有家人在盼着他们健康平安
但是为了家人的健康
他们主动与家人“隔离”
重复着每天
车站——“自我隔离”
的两点一线生活
今年34岁的沈阳北站主任值班员
李佳卓
就是其中一员
坚守安检岗位
与家人 " 自我隔离 " 守卫安全大门
我知道了,爸你赶紧上楼吧,我回家了。
1月28日
急忙从父亲手里接过晚饭的李佳卓
催促父亲赶紧回家
而他自己则要回到家里
进行“自我隔离”
27日起,为了家人的健康着想
李佳卓就让妻子带着5岁的儿子
搬到父母家住
自己一个人在家生活
在疫情初期
对于自己安检的工作
家人还是提出了担心
不行咱就不干了,这样每天接触那么多人,多危险啊!
面对家人的劝阻
李佳卓并没有动摇
其实我和同事们都知道
我们身处的环境是人员最为密集的区域
也是比较危险的场所
但是如果我们都临阵退缩了
谁来保护我们的家人
这不仅是对单位负责
也是对社会负责,对家人负责
一天发现5起旅客体温超标
37度以上就需驻站医生处置
每天早上5点半
家住浑南的李佳卓就要起床洗漱
饭也吃不上就出门前往沈阳北站
7点之前到达站里
就开始整理
当天需要了解的新文件、新消息
7点半到8点之间点名会上
他要跟值班站长一起
向同事们传达上级的新要求、新指令
同时还提醒大家
穿好防护服等作业标准
8点起
李佳卓开始了一天的安检工作
主要负责给
进入安检口的旅客测量体温
如发现有体温超标的旅客
就需要将旅客带到驻站医生那里
“今天一天
我们就查到了5起体温超标的旅客”
据李佳卓介绍
由于安检口处于车站的一楼大厅
温度较低
再加上旅客从室外刚刚进入室内
体温也相对较低
一般在安检口测量到的旅客
平均温度都在33-34度左右
有些戴帽子或者爱出汗的旅客
体温会在35-36度左右
但是昨天我们查到有5名旅客
体温都在37-38度之间
也就属于不太正常的情况了
我们都将旅客带到驻站医生那里
由医生来最终确定
旅客是否可以继续进站乘车
一天戴10小时口罩脸上都是红印
护目镜把鼻子卡青
幸福一家人(3)
李佳卓
妻子
爸爸,我看到你穿防护服的照片了,你穿成那样我就放心了。
中午休息的时候
李佳卓把自己身穿防护服的照片发给了妻子
收到了5岁儿子的语音
瞬间眼睛就湿润了
“孩子现在正是粘人的时候
好几天没见到他了
也是真想啊!”
李佳卓的声音有些哽咽
提起自己的防护服
李佳卓又兴奋了起来
疫情初期
他们只能一天
戴一个普通的医用口罩
在安检口工作
“当时我们心里也挺没底的
幸好单位提供了
防护服、护目镜,还有 N95口罩
我们心里踏实多了。”
刚拿到防护服的时候
李佳卓和同事们都不知道怎么穿
大家互相帮忙
穿了10分钟才完成
“像我个头比较大
但防护服都是均码的
如果里面穿大衣
外面就穿不上防护服了
只能脱掉大衣穿。”
然而,在一楼大厅的入口处安检
这样的穿着肯定是冷的
但李佳卓还是坚持着
从早上8点到晚上6点半
除去中间的休息时间
李佳卓和同事们几乎要一天10个小时
戴着口罩和护目镜
甚至还被护目镜把鼻子卡青了
“我们一天下来摘掉口罩的时候
一个个脸上都被硌出了红印子。”
随着其他运输方式的调整和取消
铁路作为运输系统的力量
担负起艰巨的任务
作为孩子、父母、亲人的他们
身上也承载着家人的牵挂
但他们义无反顾地奋战在第一线
跟白衣天使一样
筑起了保护家乡人民安全的钢铁防线
他们无暇恐惧
他们只有坚定的勇气和必胜的信心
做社会安全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