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节地生态安葬是推动文明节俭治丧、减轻群众丧葬负担的重要途径。在主题教育活动中,市民政局聚焦“初心”与“使命”,积极推进殡葬改革工作,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倡导节地、绿色、环保的现代安葬观念,并以海葬工作为抓手,以树葬、花坛葬、草坪葬为切入点,开创我市节地生态安葬新局面。
市民政局把试点先行作为推动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手段,在全市范围内经营性公墓确立两处试点,以点带面。在两处试点分别规划设立了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区域。截至目前,共为219名逝者举行了生态安葬仪式;2019年,帽山城市公益性公墓共投资20万元规划建设了占地500余平米的公益花坛葬园区,花坛葬园区单次可安葬400余个,可循环利用。
为了引导广大市民选择海葬、树葬、花坛葬以及草坪葬等安葬方式,市民政局把落实奖补政策作为推动节地生态安葬的重要保障,制定了相应的奖补政策。对选择树葬和花坛葬以及草坪葬等采取可降解性设施、不单独设立碑牌的节地生态安葬的,每具骨灰奖补丧属1000元,补贴公墓500元;全市凡是将骨灰寄存在殡仪馆20年以上的,实施免费寄存;参加骨灰集体海葬的,除往返大连吃、住、行全部免费之外,每具骨灰补贴逝者家属1502元,此标准位列全省首位。
目前,我市节地生态安葬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2019年,我市海葬奖补资金投入近200万元,共有673具骨灰撒入大海,列全省第三位;采取可降解性骨灰盒实行树葬31具;全市建设和改造海葬纪念林6处;建设500平方米花坛葬墓区1处。全市已销售的低于0.8平米的墓穴55356个,占总销售墓穴的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