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辽宁 > 正文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0
分享至

1964年,中国发生了很多大事。这一年,是中法建交的原点,“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运动的起点,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重要时刻,是《毛主席诗词》、《毛主席语录》第一版发行的年份。1964年的中国脚印,每一步都充满激情。

也正是这一年,来自中国东北工业之城沈阳的一瓶啤酒,在中国啤酒权威云集的产品评比会上击败中国所有对手,夺得第一,并因“泡沫丰富洁白如雪,口味持久溢香似花”,被命名为“雪花啤酒”。这支产品,就是大名鼎鼎的“老雪”前身。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当雪花的第一缕酒香飘进千家万户的56年后,参与过1964年雪花啤酒产品研发的老工人,包括原料采购员、化验员、质检员、车间工人等,再次相聚雪莲街159号雪花啤酒厂新址,只为最大化的还原“老雪”当年的经典口味。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2020年1月8日,“老雪”升级版应运而生,雪花啤酒的又一力作——“经典老雪”隆重亮相沈城,以更加高雅的姿态,将“老雪”带给沈城酒友的爽快和激情阐释得更加完美。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新工艺重塑老味道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在对经典味道的还原上,“经典老雪”做得很纯粹。

在酿造上,“经典老雪”慢工出细活。在酿造的第一周,原料在设备的加持下从固态变为糊状,逐渐糖化;第二周,原麦汁在发酵罐里咕嘟咕嘟地冒着气泡,麦香开始弥漫;第三周,麦香会逐渐转变为酒香,“经典老雪”充分利用21天的慢酿周期,让所有原料中的精华在时间中转变、升华。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在工艺上,“经典老雪”采用一罐发酵、一罐储存的“两罐发酵法”,将发酵成熟的酒液立即导入储存罐,并在导罐过程中用二氧化碳进行一次特殊的洗涤,将杂味洗出,保证酒体的纯净。

在口感上,“经典老雪”追求极致的醇酯比,最大程度保留原麦汁浓度11.5°P和酒精度4.1°的巧妙搭配,让这款“经典老雪”口感醇厚、入口有劲儿,虽过瘾却不容易上头。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这样耐心、用心酿造的“经典老雪”,倒入酒杯后上层白色泡沫细密持久,能隔绝酒液与空气的接触,喝到最后一口,都还像刚开瓶时那样均衡美妙,每一口啤酒都像是活的,都有气泡在舌尖欢腾起舞。

新经典向时代致敬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经典老雪:来自1964年的味道

耐喝的啤酒就像耐看、耐用的东西,越来越难得,对于沈阳人来说,“老雪”已经成为他们的精神安慰剂,“经典老雪”更是承载了56年来沈阳人的信仰和梦想,见证了沈阳这座工业城市的辉煌和沈阳人的淳朴豪迈,见证了雪花从优秀到卓越的辉煌成就,更是对过往的一次致敬。它的每一朵酒花里都鲜明地镌刻上了鲜明的沈阳印记,恰如其分地诠释着这座城市富有张力的个性和气质。

“经典老雪”已来,你,不打算“吹”一瓶吗?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世卫专家谭德塞,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新冠大流行已经结束

世卫专家谭德塞,正式向全世界宣布:新冠大流行已经结束

慧子说趣闻
2023-06-07 20:15:18
俄军发布“击毁豹2视频”,但……

俄军发布“击毁豹2视频”,但……

环球时报新闻
2023-06-07 19:26:47
我让7个AI写了今年的高考作文,还找语文老师打了分

我让7个AI写了今年的高考作文,还找语文老师打了分

差评
2023-06-08 11:42:07
恭喜穆里尼奥!罗马将官宣两大强援加盟,相当于白捡4700万欧元

恭喜穆里尼奥!罗马将官宣两大强援加盟,相当于白捡4700万欧元

搜达足球
2023-06-07 20:16:15
哈里与梅根协议离婚登上热搜!

哈里与梅根协议离婚登上热搜!

金牌娱乐
2023-06-06 09:14:11
出口也崩了?

出口也崩了?

五星财经
2023-06-07 23:33:04
某网红被曝在厕所与人发生关系,女子还未回应,童锦程牵连

某网红被曝在厕所与人发生关系,女子还未回应,童锦程牵连

顺子生活记录
2023-06-07 12:33:45
最大争议! 日本选手击中球童被取消资格, 德约科维奇严厉发声

最大争议! 日本选手击中球童被取消资格, 德约科维奇严厉发声

张勇说生活
2023-06-08 04:07:59
武契奇:塞尔维亚准备加强与美国军队的合作,网友:这是胆肥了吧

武契奇:塞尔维亚准备加强与美国军队的合作,网友:这是胆肥了吧

关关睢鸠
2023-06-07 19:20:49
把芯片攻克1nm,27岁华人朱佳迪打破历史,美媒:荣耀属于美国!

把芯片攻克1nm,27岁华人朱佳迪打破历史,美媒:荣耀属于美国!

次元君情感
2023-06-08 10:04:29
仍在扩大!“地狱之口”现身西伯利亚,吞噬沿途一切,却没法阻止

仍在扩大!“地狱之口”现身西伯利亚,吞噬沿途一切,却没法阻止

湖南夫妇日常
2023-05-22 12:59:01
知名景区突发!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山西大整治!

知名景区突发!确认已无生命体征!山西大整治!

太原同城
2023-06-07 14:14:58
网友: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电视早晚有一天肯定会被彻底淘汰

网友:如果再继续这样下去,电视早晚有一天肯定会被彻底淘汰

小布在未来生活
2023-06-08 07:05:13
差距明显!看看球星们有詹姆斯和没詹姆斯作为队友时的荣誉对比!

差距明显!看看球星们有詹姆斯和没詹姆斯作为队友时的荣誉对比!

A8体育
2023-06-08 16:25:49
FF91首位车主交付,法拉第未来一天疯涨36%

FF91首位车主交付,法拉第未来一天疯涨36%

易贝汽车
2023-06-07 21:51:48
1977年,叶剑英80大寿,粟裕迟到了,邓小平:别让他进,坐不下了

1977年,叶剑英80大寿,粟裕迟到了,邓小平:别让他进,坐不下了

元哥说历史
2023-06-06 23:39:48
岛国老师    山岸逢花

岛国老师 山岸逢花

韩娱圈
2023-06-08 10:53:43
谁能阻挡约基奇?总决赛32+21+10,创历史第一,10次三双旷古烁今

谁能阻挡约基奇?总决赛32+21+10,创历史第一,10次三双旷古烁今

林小湜体育频道
2023-06-08 11:04:27
敢做不敢认?卡霍夫卡大坝被炸,俄罗斯与乌克兰谁才是罪魁祸首?(二)

敢做不敢认?卡霍夫卡大坝被炸,俄罗斯与乌克兰谁才是罪魁祸首?(二)

静夜史君
2023-06-07 07:12:56
在刚刚,消息不得了,突曝出一惊天消息,周四要来史诗级大动作吗

在刚刚,消息不得了,突曝出一惊天消息,周四要来史诗级大动作吗

兵圣财经
2023-06-07 20:22:20
2023-06-08 16:42:44

头条要闻

近2个月江西已有13名官员自首 省纪委书记发文谈反腐

头条要闻

近2个月江西已有13名官员自首 省纪委书记发文谈反腐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告别欧洲!梅西专访解释决定:巴萨难回

娱乐要闻

林志玲一家三口同框!混血儿子亮相

科技要闻

新能源车卖得好不好,全看吹的姿势好不好?

汽车要闻

沃尔沃EX30全球首发 储物很巧妙 安全是满配

态度原创

艺术
时尚
健康
亲子
房产

艺术要闻

用一个展览,追溯伦勃朗四十年创作生涯的演变

这一哭 全世界都对不起她了?

长期喝有水垢的水,会得结石?

亲子要闻

家里有孩子的注意,深圳进入这一传染病流行季

房产要闻

五线换乘+快速抵大兴机场!丽泽城市航站楼获批复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