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宁朝阳驻村辅警陈宇:在警务一线服务群众中收获幸福)
农历春节临近,在外漂泊的务工人员、学子,如候鸟般带着沉甸的收获陆续返乡,团圆的喜悦,让龙城区七道泉子镇公皋村、这个仅有3000多人口的村庄日渐热闹起来。越是此时,有一个人,她的工作反倒更加忙碌。她就是公皋村驻村辅警陈宇,一个奋斗在我市警务一线的黑龙江女孩。
半路出家 她以诚相待获村民认可
陈宇生于1989年,几年前,因为爱上了朝阳的小伙子远嫁来到我市。2019年夏季,新华公安分局面向社会招录驻村辅警,已为人母的她,毅然放弃原本收入可观的清闲工作,以优异成绩圆了自己多年的警营梦。
炎炎夏日,陈宇怀着满腔热诚,来到公皋村走马上任。可作为打通农村警务工作的“最后一公里”,驻村辅警担负着社会治安防范、社会信息采集、法律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安全隐患排查等等多项重要职责。日常工作远比她预想的还要复杂、繁琐。
陈宇清楚记得,上岗伊始,摆在她面前的首要任务是入村走访,然而,初来乍到,村民们对于她这个年纪轻轻的小姑娘并不信任,甚至有人担心她是骗子,敲门不给开,入户无人理,还被村民家的狗追赶过。工作任务完不成,陈宇几次急得委屈落泪。
她没有因此气馁,反而拿出更多的精力和耐心投入到工作当中,用实际行动来证明自己。那段时间,为了适应村民农忙时节的作息时间,陈宇每天早晨天刚亮就提前到岗、趁村民们离家前入户开展工作,晚上七八点钟还在村里挑灯加班。平时看到谁家干活儿,她总会不见外地搭把手,说说笑笑间,拉近了与村民之间的距离。
工作间隙,陈宇还贴心制作了一张警民联系卡,在上面清楚注明自己的联系方式和代办项目,村民出外打工、亲人故去需要开具死亡证明,她只要听到信儿,就赶来帮忙,一来二去,村民终于慢慢放下了对她的芥蒂,把她当成自家人,都亲切地称呼她“闺女”。
及时阻止 她帮被骗老人保住养老钱
在我市警方开展反诈宣传活动期间,鉴于村里许多人都易成为被诈骗的对象,陈宇选择根据村民不同年龄、不同行业的习惯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宣传工作。她组建微信群,将自己的微信号、微信二维码贴在村委会、村民家门口,短短一周,即有260余户村民入群。陈宇每周都会在群内发布一些经典的反诈案例以及相关法律知识,深受村民的认可和欢迎。
对于那么长期在外务工、求学的村民,每到电信诈骗的高发期,陈宇都会主动通过微信视频通话的方式,逐一进行反诈及依法讨薪、警惕“校园贷”的相关法律宣传。对行动不便、又不熟悉网络的老年人,她则选择传统的面对面宣传模式,走家串户,通过跟老人们聊天进行反诈宣传,提醒他们注意防范。在陈宇的不懈努力下,公皋村反诈宣传基本做到了纵向到户,横向到人,家喻户晓。
曾有一次,陈宇正在辖区信用社做现场宣传,一位老大娘突然着急忙慌地跑来,大娘拉着陈宇说,自己刚刚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她在外打工的儿子出车祸了,急需治疗费,让她马上汇5万元钱过去。她不知道是真是假,这才找到陈宇想跟她商量一下。
陈宇一边安慰大娘别着急,一边帮助大娘联系她的儿子,后得知大娘的儿子根本不在医院,也没有发生车祸。大娘攥着手里积攒了几乎办辈子的的血汗钱,激动不已。“闺女,多亏了你啊,要不我这些养老钱,就都被骗子给骗走了啊。”
春节前夕 她自费为贫困老人置办“年货儿”
在陈宇的办公桌抽屉里,放着一张她用心绘制的村民联络图,公皋村那些家庭贫困、无儿无女的五保户、儿女不在身边行动不便的老人,都被她一一纳入图中。每次下片儿,陈宇都会抽时间过去探望。
公皋村一对老两口十几年前来到当地落户,没有自己的住房,一直都租房生活。男主人因患病长期卧床,生活起居离不开老伴儿的照顾,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十分艰辛。陈宇在一次入户走访时,了解到了这对老两口的特殊困境后,一直将他们记挂在心里。平时只要有时间,就会过去串个门,询问老人有什么需要她帮忙的。
“你来看看我们,我们就高兴,花这些钱干啥。”就在几天前,想到马上就要到农历春节了,家家户户都在购买年货儿,细心的陈宇自费为老两口购买了米面油送到老人的家中。看到她一趟趟地往屋里搬东西,两位老人激动得不知说啥好,泪珠子啪嗒啪嗒地往下掉,“丫头儿,你真是我们贫困户的亲闺女啊。”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上任还不到半年,陈宇便将农村警务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如此快速地“进入角色”,连单位里基层经验丰富的老民警都对她刮目相看。
眼下村里许多在外的人都陆续回家准备迎接新春佳节,陈宇忙着逐个走访、采集信息、帮助有需要的村民办理相关户籍业务,一刻不得闲,同时她还加大了对村里安全隐患排查、防火防盗反诈宣传力度,只为保障村民们都可以过一个平平安安的年。
她坦言,自己来到公皋村,就把这里当成了“家”,把村民们当成了“家里人”。“作为一名驻村辅警,新的一年里,我的心愿就是努力工作,为全村人的幸福生活贡献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