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政协八届委员会2019年工作亮点)
2019年,市政协常委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部署和省委、市委要求,以提质增效、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以党的建设质量年、协商民主建设质量年和比学习、比贡献竞赛活动为主要载体,扎实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全年组织重要协商议政活动12次、调研视察43次,向市委、市政府提交常委会建议案和专题建议报告12篇,提出建议220余条,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重要协商成果16件次,一些意见和建议转化为市委、市政府决策,为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铁岭振兴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亮点一
加强思想政治引领
牢牢把握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持党对政协工作的全面领导。市委常委会5次听取政协工作汇报,政协党组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高标准完成政治监督试点工作任务以及省委巡视整改落实“回头看”工作。成立市政协重大专项工作委员宣讲团,创建“委员讲堂”并正式开讲。
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将主题教育对象延伸到机关科级以下党员干部职工和全体党员委员,组织开展了5个专题的研讨活动,研讨发言50人次。党组成员深入基层开展调研,形成调研报告5篇。通过“好商量”委员接待日活动征求意见,21条意见建议被纳入相关制度和工作方案,其中“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精准服务地方经济”的建议,被列为2020年重点协商议题。市政协党组检视问题17个,立行立改和主题教育期间整改11个,持续整改6个,主题教育取得明显成效。
强化思想理论武装。坚持政协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等制度,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2次,机关集体学习和理论研讨56次,培训委员2200余人次。
加强政协系统党建工作。依托专委会成立11个功能型党支部,开展专题研讨,推进党员教育和管理全面过硬。严格落实党内法规,提升党支部建设规范化水平。专委会党支部积极探索落实两个“全覆盖”要求,促进党建与业务相融合,推动各项履职工作提质增效。
亮点二
聚焦全市中心工作
为振兴发展献计出力
围绕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议政建言。形成《关于加快推进铁岭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建议案》,有力地推动了各项工作的落实;形成《市政协委员对市政府工作的建议》,31条意见建议得到落实。
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深入实施。围绕“实施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主题开展协商,形成的《关于深化农业供给侧改革,实现产业兴旺,促进乡村振兴的建议》,对全市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农村产业兴旺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助推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工作。围绕“激发创业创新活力,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开展专题协商,委员对推动民营企业创新发展、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等提出意见和建议。
就引进人才工作开展专题协商。委员围绕加大招才引智力度等提出建议,“加强人才引育留用”等建议,被列入政府重点工作。
智库作用得到有效发挥。智库专家撰写的《考察吉林省梅河口市的情况报告》得到市长批示,市政府理论学习中心组进行了专题学习。《关于对铁岭市辽河流域历史文化挖掘和绿色生态建设工作的建议》得到市长批示。《学习先进经验,推动“厕所革命”》等引起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亮点三
坚持人民政协为人民
积极开展民主监督工作
推进学前教育规范化发展。围绕“深化学前教育改革,促进规范健康发展”课题,召开对口协商会议,就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等提出建议40余条,形成《深化学前教育改革,促进规范化发展对口协商报告》,有力地推动了学前教育工作向更高水平迈进。
助力营商环境建设和城市管理。持续就“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市”和“加强城市综合管理,提升城市文明水平”开展专项视察。充分发挥特约监督员作用,促进了机关作风转变和营商环境改善。采取暗访方式,对综合执法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录制了视频,引起高度重视,市政府将2020年确定为“城市管理年”。
充分发挥提案和信息监督作用。推进十大提案办理,全年办结提案249件,办复率100%,满意率99. 2%,落实率68.8%。进一步拓宽社情民意信息渠道,全年共征集信息389篇,省政协采用16篇。市委、市政府领导批示10篇15件次。我市信息工作经验在省政协信息培训会上交流,市政协连续四年被省政协评为信息工作先进单位。
亮点四
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
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加强同各民主党派的团结合作。全年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与全会大会发言及年度重点协商18次,报送社情民意信息253篇,提交集体提案20件,有效发挥了人民政协作为新型政党制度的重要平台和载体作用。
扎实开展民族宗教和港澳台侨工作。举办铁岭市第二届满族莫勒真大会;就贯彻落实《宗教事务条例》情况进行视察,形成专项视察报告,对依法规范宗教事务管理提出建议;召开侨界委员和归侨侨眷、台胞眷属 “迎中秋,话发展”座谈会,举办“欢度中秋,礼赞祖国”书画展,凝聚团结奋斗的正能量。
认真做好文化和文史工作。召开“发展文化产业,推动铁岭振兴”专题协商会议,从建设书画铁岭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完成《铁岭市政协志(2006—2017)》和《铁岭文史资料31辑》编撰工作;创建市政协文史馆,展示了人民政协70年的光辉历程和铁岭市政协35年履职成就。
亮点五
切实加强自身建设
全面提升履职能力
委员素质不断提高。对委员进行6次辅导培训,表彰35名优秀市政协委员,引领和激励广大政协委员更好地履职尽责。
专委会工作日趋活跃。充分发挥专委会专业性和基础性作用,经济委为企业搭建信息交流平台,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教科卫体委形成对口协商办法,探索向界别交任务机制;农业和农村委积极参与辽宁大学服务辽西北项目课题组调研,市长和分管副市长对《铁岭市基于乡村振兴的产业兴旺实现路径研究调研报告》作出批示,给予高度评价。
机关建设全面加强。深入开展“比学习、比贡献”竞赛活动,落实“千人帮千企”专项行动和村镇包扶任务,参加新时代爱心协会公益活动,加强对县(市)区政协的联络和指导,形成了上下联动、互学互鉴的工作格局。加强联谊交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了浓厚氛围。市政协办公室被评为全市文明机关标兵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