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市儿童医院努力打造“为儿童健康负责,让家长放心选择”的医院)
院党委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以来,紧紧围绕“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力打造便民、利民、惠民的高品质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的总体目标,与医院重点工作紧密结合,有效推进“三个中心”建设,提出多项利民便民惠民举措,全面提升医院的诊疗水平和服务能力,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就医获得感、幸福感,努力打造“为儿童健康负责,让家长放心选择”的儿童医院。
(一)打造“营商优化年”,全方位提升服务品质。
1.以优势学科为依托,完善儿童危急重症急诊急救体系,积极落实市卫健委五大危急重症救治中心建设要求。一是做优小儿气管异物救治中心。充分发挥市小儿气管异物救治定点医院的作用和职能,购置小儿电子鼻咽喉镜等系列设备,完善救治流程,由主治医师及以上职称专业医生值班,抢救专线电话24小时开机,为抢救气道异物患儿赢得宝贵时间。截止到11月20日,2019年共抢救气道异物患儿21例。中心成立以来共抢救患儿139例,抢救成功率达100%。二是加强危重新生儿及急诊科建设,充分发挥急救职能。整合急救资源,将急诊科、门诊抢救室、院前急救转运、PICU、NICU等科室整合成立重症医学科,形成院前急救转运、门诊急救、ICU一条龙服务,畅通急救绿色通道,充分发挥沈阳市危重新生儿及危重儿童抢救中心的作用。优化急诊流程,在急诊增设了排队叫号系统,急诊患者不再按照“先来后到”顺序就医,而是按照国家儿童医学中心的模式,在全市首家按疾病的轻重分级管理急诊病人,优先救治急危重患儿。截止到11月末,共转运297例,抢救危重新生儿221例。
2.丰富便民举措,完善服务设施。一是设立门诊“便民服务中心”,提供导诊咨询、现场就诊预约等服务,并提供多项便民设施;二是窗口科室弹性排班,在患者较多的时段增开服务窗口,减少就诊排队现象;三是设置用药咨询服务窗口,提供儿童用药咨询服务;四是加快智慧医院建设,预约挂号时段精确到30分钟,增加自动排队叫号系统;五是为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在挂号、缴费、取药等环节设立专门窗口及显著提示牌,优先就诊、检查、取药等。
3.以京沈合作为契机,提升服务能力。加强与北京在重点学科、重点领域、高层次专家等方面全方位交流合作。医院选派医疗质控办、康复科、药剂科人员到北京儿童医院进修学习5人次。邀请北京专家来院讲学、会诊、手术,促进优质资源下沉。邀请北京儿童医院著名儿外科专家、中华医学会小儿外科主任委员张潍平教授来院手术;邀请血三科吴润晖主任携其血友病多学科团队来院开展血友病多学科综合治疗讲座;邀请变态反应科主任向莉来院授课; 邀请病毒实验室谢正德教授和血液科张蕊主任来院开展EBV感染相关实验室检查及儿童EBV感染相关疾病临床诊治的讲座;邀请北京中日友好医院著名儿科专家张知新教授为辽沈地区的矮小患儿会诊。医院与张潍平教授达成合作意向,今后将不定期来沈为东北地区患儿实施手术,促进儿童医院外科水平的提升,解决东北地区广大患儿进京诊疗和手术的困难。
4.推进“互联网+医疗”建设,信息化建设高效服务儿童健康。医院紧密围绕国家“互联网+医疗”的发展趋势和儿童健康需求,结合医院发展实际,充分调研考察,多番论证完善,今年,重点完成了移动智慧医院、门诊电子病历、自助服务和办公自动化项目。通过完善的医院信息化手段,让医院真正“联起来”,让医疗服务“动起来”,提高儿童就医获得感。
5.强化行风建设,加强服务监管。以《医疗机构从业人员行为规范》及医疗卫生行风建设“九不准”为内容加强医德医风培训,加大行风明查和暗访力度,做到警钟长鸣。医院与各科室签订了纠风工作目标责任状66份。
(二)开展“学科建设年”,增强医疗质量服务内涵。
1.做大做强呼吸科。医院的儿内科是辽宁省和沈阳市临床重点专科,70%收治呼吸系统疾病患儿。医院通过了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分会儿童过敏和哮喘学组、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哮喘协作组的现场评审,被授牌为“国家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示范中心”。将儿童呼吸科做大做强,实施呼吸门诊、变态反应门诊、肺功能检查室、内窥镜中心、呼吸病房等“一条龙”服务模式,并借助康复医院的技术优势,开展心肺康复,为患呼吸系统疾病儿童提供科学、系统的诊治和康复技术服务。
2.深度挖潜康复医学科。医院康复医学科既是医院唯一的国家级重点专科,已发展成为“院中院”,也是医院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东三省儿童医院走差异化发展道路的独特优势学科,多名在外院ICU抢救后转危为安的重症儿童在这里得到了早期、系统康复,不仅挽回了生命,而且很快恢复了功能。同时医院选送医生、治疗师、护理团队到国内知名院所学习心肺康复新技术,计划在国内率先探索开展儿童心肺康复新技术。成立高危儿筛查干预门诊,筹备成立儿童孤独症、多动症等专病门诊,开展心理、行为、发育问题早期干预,提高儿童身心健康水平。
3.大力发展儿童眼科。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共同发布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医院按照市卫健委打造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治联盟的部署,加入我市青少年近视防治工作。医院投入近百万元,为眼科购置角膜地形图检查仪、电脑角膜验光仪、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等设备,便于医务人员在医院及深入学校和幼儿园做好近视防治工作。
4.打造护理特色品牌。扎实推进护理重点专科建设,进一步强化护理亚专科发展。发挥国家级康复专科护士力量,开展多项护理新技术,提升职业价值。今年,医院作为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科护士培训基地,接收3批全国儿科康复护理学员来院临床实践培训。同时,医院举办了“儿童精准康复护理新技术国家级继教培训班”,这也是一次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服务行”的公益培训。邀请到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康复护理专委会的主委、副主委亲自来沈授课并验收基地建设,给予我院基地高度评价。
5.进一步加强学习交流,促进学科建设。成立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儿童重症康复委员会,儿童医院作为主任委员单位,举办国家级儿童重症康复培训班,邀请国内著名专家来院讲学,持续提升康复专业水平。组织专家团队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国际儿童康复年会,组织管理团队参加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与美国南加州大学联合举办的医院管理培训班,增强医院发展的后劲。
6.促进优质资源下沉。医院在省内建立了32家区域内专科医联体,11家区域外专科医联体。与辐射半径200公里内的辽沈地区40余家基层医院建立了危重新生儿转运网络。每年举办十余场继教培训班,让医联体成员和转运网络医院人员免费参加培训和来院进修。
(三)落实“医院管理年”,提升医院管理服务质量。
1.一是加入东北三省儿童医院发展联盟,优势学科领航。医院与大连、长春、哈尔滨市儿童医院共同签署了组建“东北儿童医院发展联盟”协议,成为东北三省儿童康复和护理专业的领航者。二是加入“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对标国家一流,致力于建设“中国儿童医疗健康”服务平台,打造全方位多功能的儿童医疗保健航母,推进我国儿童医学发展与国际接轨,实现专家共享、医疗共享、科研共享、教学共享、预防共享和管理共享。三是成立市儿科质控中心。医院严格按照市卫健委要求,全力支持儿科医疗质量控制中心各项工作的开展,把中心建设成为全市儿科医师学习、交流、发展的平台,实施标准化、规范化、科学化管理,推动我市儿科医疗事业健康发展。
2.加强经济经营管理,降底耗材费用及药占比。一是降耗材。对所有耗材进行询价比价,确保最低价采购;对2018年医院耗材使用情况进行统计分析,根据使用量进行排序,与排名靠前的供应商反复议价,降低预充式导管冲洗器、输液接头、免洗手消液、压舌板等7种耗材价格。按照2018年全年使用量预算,2019年全年预计可减少200万元耗材支出。二是降药比。总结2018年和2019年季度门诊各科室药比数据,结合抗生素使用率情况,重点强化门诊合理用药,合理诊疗,定期通报双十排名、基药使用情况等数据,调整原有药比质控办法,重新制定了医院门诊药比质控办法,严格控制门诊药比。
3.做好供应保障工作。加强后勤保障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建设,成立询价采购综合办公室。制定询价采购实施方案、相关工作制度及工作流程,药品、器械、办公用品、信息化等物资采购均经过询价采购综合办公室公开询价采购,对所有项目采购价格进行横向、纵向比较,建立询价采购记录,参与医院所有院内公开评议采购,减少医院管理支出。
4.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着力构建医疗质量管理控制体系,狠抓核心制度落实,成立医疗质量控制办公室,加强质控力量和监管力度。每月在临床科主任例会上通报病志、处方质控结果,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复检。组织临床各科室骨干人员举办抗菌药物处方医师培训。申报儿童早期发展示范基地,为儿童提供全面、连续、规范的医疗保健服务。
5.医保管理规范有序。医保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是医院生存的命脉,目前医院医保患者已达70%以上。因此,高度重视医保管理,院长亲自主抓,亲自部署,确保依法依规、科学运行。多年来医保管理屡获殊荣,历年被评为“AAA”级信用等级单位,两次被评为全市仅有的几家医保免检单位之一,多次全市考核总成绩排名第一。
6.加强新闻舆论引导,加大宣传力度塑造医院品牌。成功举办沈阳市首届儿童健康促进年活动,2019年媒体报道1013篇,其中国家级媒体147篇,省级媒体646篇,市级媒体220篇。重点围绕市卫健委五大救治中心小儿气管救治中心、危重儿童转运中心和京沈合作新闻178余次。在市权威健康宣传平台《健康沈阳》、《沈阳卫生健康发布》共发50篇稿件,沈阳新社区刊发77篇稿件。参加沈阳市卫生健康新媒体矩阵和健康中国APP,在微信公众平台推送医院动态信息、和健康促进年等信息200余条。全年组织义诊活动30余次,健康宣讲40余次,发放慰问儿童礼物3千余份,发放健康科普宣传册活动四万余册,为康复儿童发放慰问金7万余元。
7.“美丽乡村建设”取得实效。
科学谋划制定美丽乡村工作实施方案,并按照包保的4个乡镇70个行政村的分布情况,成立了4个工作小组。每个小组由2-3名院领导牵头,设立联络员和具体责任科室及相关党支部,并建立医院“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群,明晰任务,细化措施。医院结合自身特点,根据乡村儿童的需求,提供精准服务,进一步深入乡村的小学、幼儿园等机构,进行儿童义诊和入户体检,了解孩子生长发育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为孩子制定健康方案。同时,医院以医联体工作为载体,会同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成员单位,积极开展义诊活动,为乡村患儿提供了专业的就医平台,满足了乡村地区儿科医疗需求,改善了乡村患儿健康状况,促进了儿童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工作开展至今,医院累计下乡培训并普及健康知识20余次,入村140个,走访困难户13户,共组织义诊活动7次,诊治患儿1614人次,组织健康大讲堂活动6次,共计培训2500余人,培训村医7次,共计148人。发放“倡议书”7630份,“致村民的一封信”7030份,健康素养调查问卷10156份,健康科普材料19010份,完成村医工作调查表120张,特制小礼品140个。得到村民一致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