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昌图县后窑镇创新举措让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在农村,每个村屯里都有砖头、瓦块等建筑垃圾,如何处理这些建筑垃圾一直是一个老大难问题。在今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昌图县后窑镇创新举措,采取有偿收购建筑垃圾、用建筑垃圾筑路等方法,实现建筑垃圾变废为宝。
为了减少垃圾存量,控制垃圾增量,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后窑镇政府协调镇内一家经营沙石料的商户收购建筑垃圾,号召村民捡拾建筑垃圾,把石头、瓦片、砖头等建筑垃圾,集够5立方米后,商户出车以每立方米10元钱收购建筑垃圾。自今年4月份开展捡拾建筑垃圾以来,全镇11个村的村民共捡拾建筑垃圾5000多立方米,不仅使各村散积多年的建筑垃圾得到有效清理,还增加了村民收入。今年53岁的后窑村3组村民高宏伟腿脚有毛病,家里条件不好。在环境整治工作中,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动员他开电动三轮车捡拾建筑垃圾,仅靠捡拾建筑垃圾一项,高宏伟就挣了1700多元。
在动员村民捡拾变卖建筑垃圾的同时,后窑镇五家子村创造性地把建筑垃圾作为铺垫村路材料。五家子村3组有一条村路,地势低洼,年久失修,路面严重受损,路中间出现了长110米,深度为0.6到1米不等的坑洼;4组到5组有一条600米的村路也是坑洼不平。这两条路车辆无法行驶,严重阻碍了这3个村民组、270多户村民的出行。在今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刚到任的村党支部书记吴艳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动员村民捡拾建筑垃圾铺垫这两条村路。吴艳带领村干部、党员、村民捡拾村屯内的砖头瓦块等建筑垃圾,用三轮车集中运到这两条村路上,垫到大坑里。不到一个月时间,他们捡拾建筑垃圾1300多立方米,基本垫平了这两条路。村里出资雇来铲车和钩机,把填埋的砖头瓦块建筑垃圾摊平压碎,这两条坑洼不平、无法出行的村路就变得平整顺畅了。不光是五家子村,牌楼、万家等村也都纷纷把建筑垃圾作为铺垫村路的材料,在有效解决建筑垃圾处理难题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修路成本。
由于创新了工作举措,后窑镇各村散落的石头、瓦块、砖头不见了,家家户户庭院前后干净整洁,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大大增强。这个镇11个行政村全部通过了昌图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导小组的验收,是全县第一个整镇通过验收的乡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