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艾滋病防治知识)
一、艾滋病宣传教育核心知识
2018年我国报告新发现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14.9万例,其中性传播比例超过90%。平均每小时新发现17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
2011年-2018年,报告青年学生感染者人数占全部青年人群(15-24岁)感染者人数的比例由10.4%上升到18.9%。新发现的学生感染者和病人以性传播为主,特别是同性性传播。
我国每年新报告的60岁及以上HIV/AIDS病例从2010年的5943例上升到2018年的31541例,占当年报告病例的构成从9.3%上升到 21.2%。以男性为主,但男性、女性病例均明显增加。
感染艾滋病会给生活带来巨大影响,需要终身规律服药,精神压力增大。病毒会缓慢破坏人的免疫系统,若不坚持规范治疗,发病后病情发展迅速。
发病后的常见症状包括:皮肤、黏膜出现感染,出现单纯疱疹、带状疱疹、血疱、淤血斑等;持续性发热;肺炎、肺结核、咳嗽、呼吸困难、持续性腹泻、便血、肝脾肿大、并发恶性肿瘤等。
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治愈艾滋病的方法,全世界仍无预防艾滋病病毒感染的疫苗问世。
三种途径传播:艾滋病病毒通过性接触、血液和母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的血液、精液、阴道分泌物、乳汁、伤口渗出液中含有大量艾滋病病毒,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性接触是艾滋病最主要的传播途径。艾滋病病毒可通过性交(阴道交、口交、肛交)的方式在男女之间或男男之间传播。
离开人体后,艾滋病病毒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弱,日常生活接触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
艾滋病不会经马桶圈、电话机、餐饮具、卧具、游泳池或浴池等公共设施传播。
咳嗽和打喷嚏不传播艾滋病。
蚊虫叮咬不会感染艾滋病。
重要措施: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是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重要措施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在发病前外表与正常人无异,决不能从一个人外表是否健康来判断其是否感染艾滋病。有过高危性行为、共用注射器吸毒、卖血、怀疑接受过不安全输血或注射的人以及艾滋病高发地区的孕产妇,要主动到当地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VCT)门诊(室)进行咨询检测。
国家实施免费的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自愿接受艾滋病咨询和检测的人员,可在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卫生行政部门指定的医疗机构得到免费咨询和艾滋病病毒抗体初筛检测。
国务院《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国家对个人接受自愿咨询检测的信息完全保密。
法律责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是艾滋病的受害者,应该得到理解和关心,但故意传播艾滋病的行为既不道德,也要承担法律责任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各项权利受到法律保护。《传染病防治法》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者和疑似传染病病人”。《艾滋病防治条例》规定,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及其家属享有的婚姻、就业、就医、入学等合法权益受法律保护”。
消除艾滋病歧视:社会对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的歧视,不利于控制艾滋病传播。有感染风险的人群因担心受到歧视而不愿检测,不了解自身感染状况,会妨碍其采取预防措施,增加传播艾滋病病毒的风险;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感染者不能积极面对生活,甚至产生报复和危害社会的念头。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在得知感染艾滋病病毒后应主动告知性伴或配偶。若继续同他人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则为故意传播。《艾滋病防治条例》第38条规定,“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不得以任何方式故意传播艾滋病”。《传染病防治法》第77条规定,“单位和个人违反本法规定,导致传染病传播、流行,给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二、艾滋病检测核心信息
(一)为什么需要检测
1.艾滋病离你并不远
截止2018年底,我国报告现存活感染者86万例;通过艾滋病检测,2018年当年我国诊断报告的感染者为14.9万例。
近年来,通过检测并诊断报告的感染者中,每100个就有90个以上是经性途径感染。
发生不安全性行为,就有可能感染艾滋病。
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感染者因没有接受检测并不知晓自己感染状况。
2.检测对个人的好处
通过检测可以尽早发现自己是否感染艾滋病,早发现才可以早治疗,延长生命,提高生活质量。
早检测早发现,才可以更好采取措施,如使用安全套和开展抗病毒治疗,即保护自己免受病毒的进一步侵害,也保护性伴侣,避免艾滋病进一步传播。
(二)哪些人需要检测
1.有高危性行为史,包括仅发生1次未使用安全套的异性性行为或男性同性性行为:
1)男性和男性之间发生了性行为,没用套
2)男性和女性之间发生了性行为,没用套
3)发生了一夜情(无论男女),或通过手机摇一摇等交友软件,与不认识的人发生的性行为、没用套(无论男女)
4)与已知感染艾滋病的人发生性行为
5) 经常发生高危性行为、又不用套的人群,建议每3个月做一次HIV检测。
2.艾滋病感染者的配偶或性伴
3.与他人共用针具吸毒者
4.在非正规医疗单位拔牙、纹身者(过程中可能使用了没有严格消毒的器具)
5.其他情形
梅毒、淋病、尖锐湿疣等性病患者
准备结婚的伴侣建议婚前检测
孕妇建议在刚发现怀孕时检测
感染了艾滋病的妈妈生的宝宝
(三)什么时候检测
感染艾滋病后不是马上就能检出是否感染,存在检测的窗口期,即从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到血液中能检出抗体或核酸的一段时期。抗体检测的窗口期一般为4-12周,核酸检测的窗口期为1-4周。
目前,最常用的检测方法是抗体检测,建议在高危行为后4周检测抗体,大多数感染者4周可以检测到抗体。如果4周结果阴性可以等到8周或12周再检测。一般情况下,如果12周之内没有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就可以排除艾滋病感染。
需要注意的是:“窗口期”尽管检测不出抗体,但有可能病毒核酸已经在体内复制,同样具有传染性。因此,在这段时间发生性行为,要使用安全套保护性伴不被感染。
如果既往有过高危行为,没有做过检测,应该尽快检测。
(四)去哪里检测
1.可以去接收检测的地方:
1)沈阳市及各区、县(市)疾控中心、妇幼保健机构、区级医院的自愿咨询检测门诊(VCT)可以获得免费咨询和检测服务。
2)县级以上医院均可以提供检测服务。
3)开展艾滋病预防的社会组织小组可提供检测咨询和转介服务。
2.检测机构的名录和地址:
提供初筛检测服务的自愿咨询检测机构名录和提供确证检测服务的确证实验室名录可以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性病艾滋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查询。
网址:http://ncaids.chinacdc.cn/fazl/jcjg_10287/
3.可以自己做检测吗?
自我检测是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一种检测手段,2019年,我国批准了首个自我检测试剂,为我国扩大检测又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为希望获得更加简单方便或有顾虑到医疗机构进行检测的人提供新的选择方案。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使用自我检测试剂,艾防中心组织编写了《艾滋病自我检测指导手册》。进行自我检测的人,需要特别注意:
1)自我检测者,由于没有接受过培训,采集样本、检测过程和对结果的理解,可能存在一些错误,因此可能出现不正确的结果,包括假阴性和假阳性。
2)自我检测阳性并不能确诊艾滋病感染,一定要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检测。
3)自我检测阴性,一般来说,提示没有艾滋病感染,但因存在窗口期,建议在3个月后到疾控中心或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咨询和检测。
(五)有哪些检测方法
艾滋病检测首先进行的是抗体初筛检测。如果初筛检测结果为“阳性”,一定要进一步做确证试验,才能确诊。
常用筛查试验方法包括酶联免疫吸附实验、化学发光实验、免疫荧光实验、快速检测实验。也可以使用抗原抗体筛查实验,即在抗体检测基础上加入抗原检测,窗口期比仅用抗体检测提前1周。
筛查试验阳性不是最终结果,需要进一步确证,常用方法包括抗体免疫印迹实验、条带或线性免疫试验,也可用核酸试验进行确证(包括定量和定性试验)。
(六)检测阳性怎么办?
可以到当地的疾病控制机构获得免费、保密、专业咨询和心理支持服务。
要尽早接受抗病毒治疗,治疗越早,效果越好。
国家有免费抗病毒治疗药物,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沈阳市传染病院是沈阳市开展抗病毒治疗的定点医院。
要采取防护措施,保护性伴侣不被感染,同时告知性伴接受检测。
不必担心个人患病会被别人知道,感染者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
(七)检测阴性怎么办?
如果检测阴性,可能在窗口期内,建议3个月后再次检测,在此期间不再发生高危行为,也没有检测到抗体,则可排除艾滋病感染。
确定检测结果阴性,只能说明本次高危行为没有造成感染。要时刻注意保护自己健康,要坚持每次性行为使用安全套。
三、青年学生健康知识要点
1.艾滋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传染病,病死率高,尚不能彻底治愈。艾滋病需要终生服药治疗,给家庭和个人造成严重负担。
2.目前我国青年学生中艾滋病流行呈增长趋势,主要传播方式为男性同性性行为,其次为异性性行为。
3.艾滋病通过含有艾滋病病毒的血液和体液(精液/阴道分泌物等)传播,蚊虫叮咬、共用学习用品、共同进餐、共用卫生间、握手、拥抱等日常接触不会传播。
4.性行为前使用冰毒等新型合成毒品、Rush等助性剂以及醉酒会增加经性途径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
5.感染了性病可增加感染艾滋病病毒的风险,感染性病后必须及时到正规医疗机构诊治。
6.目前还没有有效疫苗可以预防艾滋病,拒绝毒品、自尊自爱、遵守性道德、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是预防艾滋病的根本措施。
7.学习掌握性健康知识,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与技能,坚持每次正确使用安全套,可有效预防艾滋病/性病的感染。
8.不能通过外表判断一个人是否感染了艾滋病病毒,如需了解感染状况,应该到疾控中心、医院等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检测。
9.早检测、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疾病预防和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