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优化营商 |交警支队深化“放管服”改革 积极构建便民利企新型车管模式)
辽阳市公安局新一届党委班子成立以来,针对群众反映最多期盼最多的交管窗口服务,多次深入一线现场办公,指导全市公安交警系统优化营商环境建设。交警支队车管所牢记初心使命,积极整治营商环境突出问题,从下放权力入手,本着 “多点可办、就近能办,少跑快办”服务原则,着力在交管服务精准化、便捷化上做文章。目前,共收到企业和群众赠送锦旗30多面,感谢信50余封,为企业节约资金累计达500余万元,获得了百姓的由衷称赞和各级领导的高度认可。
一、实行精细化服务,真正解决群众办事难点、痛点、堵点
一是实行新车注册登记闭环管理。为彻底改变以往车管所院内黄牛党乱象,积极回应企业和群众办事提质提速、减少时间和人力成本的强烈需求,强力挤压暗箱操作和杜绝权力寻租空间,在张兴业副市长的亲自主导下,交警支队车管所在短时间内建成新车注册登记闭环管理设施。该项目投资17.5万,于10月10日建成投入使用。新车注册登记闭环管理设施在一个通道内建立拓印、信息录入、查验和注册登记等四个区域,企业和群众的新车在闭环区域内即能完成注册登记的全部环节,实现车架号拓印、信息录入、数据上传、PDA查验、受理审核、选号制证及牌照发放的流水式作业、一站式办结。
闭环管理模式实行后。一是实行人车不见面,黄牛党乱象得到彻底消失,车管所院内秩序井然有序;二是解决了企业和群众办事“蒙”的问题。虽然车管所院内标志标线清晰,但办事群众进院后,由于环境不熟悉,会出现蒙头转向,不知从何着手办理业务,因此中介有了市场。实行闭环管理后,群众进入醒目的车辆注册闭环区域后,拓号、查验、受理、登记、上牌形成一个工作整体,群众只要按照标志标线指引行进即可一站办结。三是解决了群众办事“慢”的问题。闭环前车主需要在查验区排队等待,验车合格后再到牌证大厅二次排队,增加了办事环节和等待时间,给群众带来不便。闭环后真正做到只排一次队、只叫一次号、只进一扇门,从车辆进入现场到办理业务完成仅需时间30分钟左右,压缩90%以上办理时间。目前,已办理新车注册登记业务700多笔,切实做到了便民利民,受到办事群众的广泛好评。
二是全力推进“放管服”改革。按照“应放必放,能放尽放”的工作思路,大幅下放业务权限,将全市车驾管服务站点由原有17家迅速拓展到37家。其中:车管所(含县所)3个,牌照制作点2个,机动车登记服务站4个,4S店新车注册登记服务站3个,警邮、警银合作点9个,流动车管所2个,机动车检测站9个,并在5个城区大队开通驾管业务。实现多点可办、就近即办、网上能办、少跑快办,极大方便人民群众,提升办事实效。依托二手车市场,建立颢华、天合、中邦、北哨四个服务站,共办理业务新车注册登记416笔;二手车业务6596笔,总计7012笔,实现了“助力企业发展、交管业务分流、方便群众就近办理、挤压非法中介空间”的四赢局面。
二、实行标准化服务,打造一流交管服务窗口
一是抓好窗口管理。以全市公安机关部署开展的优化营商环境建设窗口服务“双创”活动为载体,全面推进车管所规范化标准化建设。工作中,认真执行简单业务“自助办理”,普通业务“一窗办理”,疑难业务“值班科长窗口”一站解决,让群众有更多更实在的获得感。同时,对车管所全部对外窗口(包括服务站)进行统一规范。实行同一标准、同一程序、同一服务质量,在业务、流程、管理、服务、设施、队伍等方面全部规范统一,特别是加强服务站和代办网点建设,保证延伸业务下得去、接得住、管得好。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服务告知内容,“马上改”体系建设,收费支付电子化等措施,使企业和群众办事时间更加快捷,办事流程更加简节,办事效率更加高效。通过以上措施,将车管所打造成公安交管的规范化阵地和公安机关建设营商环境的最优窗口。
二是抓好综合服务。进一步强化规范服务。梳理服务项目,公示服务流程,规范服务礼仪用语,邀请礼仪专家举办服务讲座,提升窗口服务水平;进一步强化细节服务。增加前台导办人员,启用无绳分机电话,强化业务培训,确保办事有人接待、业务及时分流、电话随时接听;进一步强化企业服务。将窗口前移,先后为浙商集团中邦二手车市场项目落地、忠旺集团运输企业500台大型挂车查验上牌和恒威集团等13家企业700余台车提供上门查验,启动绿色通道和上门服务,大幅节省企业资金、时间和人力,赢得企业满意和肯定;进一步强化延伸服务。针对偏远农村需求,先后9次组织流动车管所深入农村,现场办理摩托车驾考业务,为村民办理摩托车驾驶证288个,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人民公安报》给予报道;进一步强化急需服务。针对年初的驾考积压和暑期学生扎堆考试的问题,科学组织考官加班加点考试,现已顺利度过驾考高峰,问题得到圆满解决。
三、实行科学化服务,不断丰富窗口智能化手段
智慧车管不仅是科技手段、信息技术和信息平台等的建设应用,更是一种崭新的警务理念。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群众对车驾管的业务办理需求越来越大。为满足群众需求,以业务发展为导向,向科技手段要警力、要战斗力,以机器换人力、以智能换效能,实现管理服务手段由传统向智能化转变,让群众切身感受到办事便利,有效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工作中,车管所重点加强网办中心和监管中心的“两个中心”建设。网办中心依托全国交管“12123”,建立“互联网+交通管理”新机制,全面开通互联网平台25项交管业务,深化“线上是常态、线下是例外”的服务理念,提高网办业务比例,“让数据多跑腿、让网络来架桥”,有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建设监管中心,用好考试监管、查验监管、检验监管等系统,投资108万,在11月底前完成机动车智能查验系统推广应用,充分运用大数据算法,实现对监控视频、系统数据自动研判、分级预警,提高效率,提升精准度,加快形成“人在干、数在转、云在算”的运行模式。
目前,车管所正在筹措资金、创造条件,不断推进全部“机器换人”和不见面服务,设立24小时无人自助车管所,既节省人力成本,又提高办事效率,还优化服务体验,更促进廉洁规范。
四、实行法制化服务,以“亲”“清”关系作为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一是以《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和上级出台各项服务举措、纪律规定为准绳,严格管理和教育全体工作人员。落实管党治警责任,紧盯关键敏感岗位,开展正反两个方面教育,筑牢队伍思想防线。针对优化营商、服务群众最突出的问题,大力加强廉政风险排控,营造队伍“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的工作氛围,做到人民群众满意和廉洁执法水平的双提升。
二是严治非法中介和侵害企业和群众利益的违法犯罪行为,积极营造良好的窗口服务秩序。与太子河区公安分局建立联席会商机制,联合整治非法中介。在不间断广播宣传、发放宣传单和进场短信提示基础上,所领导带队成立值日专班,将业务导办前置到车管所门前,引导办事群众按照正常程序办理业务。同时交警支队党委协调太子河分局将原警务室升级为治安办,派驻民警负责,加大巡逻和打击力度。近期成功侦破一起非法中介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秦某已被批准逮捕。当前车管所院内非法中介活动基本杜绝。
三是实施规范执法,加强重点岗位和重点工作人员的监督和管理。“加强两员管理”,“两员”即考验员和查验员,是车管所高风险岗,考验员面临驾校围猎风险,查验员面临拼装、盗抢、走私车业务风险。为做到抓早抓小,警钟长鸣,杜绝违规违纪违法问题发生,对这“两员”实行双人上岗制,同时,充分发挥监管部门职能作用,确保车管队伍的纯洁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