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农村改厕“改”出文明新生活)
“一个茅坑两块砖”是过去人们对农村厕所的直观印象,也是很多人“谈农村色变”的重要原因。厕所虽小,展现乡村振兴的民生与文明;如厕事微,关乎农民生活的体面与尊严。目前,北镇市正在大力推进全域“厕所革命”,普及卫生厕所和水冲厕所。
“记者同志,您来看看,我家的新厕所可太好了。”廖屯镇徐屯村的吕冬梅大姐站在院门口热情地招呼着我们。吕大姐双侧股骨头坏死,腿脚不便的她对上厕所“有心理阴影”——原来的厕所在院门西南角,离房门100多米,遇到阴天下雨,一步一趔趄,别提多难了。一个月前,村里动员村民安装卫生厕所,她第一个赞成,“国家给政策,自己一分钱不花,这样的好事上哪找啊?”吕大姐家如今的厕所就在屋里,干净的瓷砖、白净的马桶,洗手台上还装有镜子,让人使用起来格外舒心。
廖屯镇徐屯村94岁的张国强大爷年老体弱,外出上厕所不仅要拄拐,还要人扶着,晚上起夜或是阴雨天就不得不在屋里方便,儿孙们每天都要为他倒屎倒尿,负担很重。如今,他家也装上了水冲厕所,张大爷和儿孙们都如释重负。
据富屯街道台子沟村党支部书记曹志介绍,“刚开始,很多村民对厕所放到屋里有偏见,担心那么脏的厕所挪进屋里会有臭味。于是我就在自己家先做了实验,实际施工以后,很多人看到了我家的室内厕所干净、无异味,上完厕所用水一冲,一点臭味都没有,也没有苍蝇,明显比以前干净了,大家就开始动心了。如今,村民们都争先恐后的抢着安。”
那么,卫生厕所是怎么实现无害化处理的呢?原来,粪水经过三个深埋在地下的污水桶沉淀后发酵,就可以除去难闻的臭味,减少了粪便对水体的污染,变成了上好的农家肥。粪水桶后面还有一个用于排风的“小烟囱”,保证粪水排放异味。村民家或是把发酵后的粪水当做农家肥用来种菜,或是由村里的抽粪车统一清理,避免污染环境。
“小厕所、大民生”,厕所的状况关乎群众生活,折射文明风尚,尤其在农村,厕所更能体现出人民群众的生活品质。据了解,北镇市的户厕改造工作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有力带动了全市整体环境卫生的改善,农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有了很大提升,改厕“改”出了农家新生活、乡村新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