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建昌县前三季度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今年以来,全球经济放缓,国内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建昌县委、县政府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理念,紧扣“调结构、稳增长、促改革、惠民生”主题不放松,较好顶住了经济下行压力,全县经济运行总体平稳。
一.国民经济总体运行平稳,稳中趋缓
初步测算,建昌县前三季度地区生产总值实现524111万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1%。增速稳居全市 (不含开发区)第一。分三次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133095万元,同比增长2.9%;第二产业增加值126089万元,同比增长17.8%;第三产业增加值264927万元,同比增长4.3%。
(一)从生产看,三大产业发展平稳,稳中趋缓
1.第一产业生产稳步增长
前三季度,建昌县实现农林牧渔业增加值138444万元,同比增长2.9%,比二季度提升0.9个百分点。全县农林牧渔业总产值实现240431万元,同比增长13.6%。其中农业产值62744万元,同比增长18.2%;林业产值18913万元,同比增长8.9%;牧业产值146545万元,同比增长13.1%;渔业产值677万元,同比下降25.3%;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11552万元,同比增长8.2%。
2.第二产业生产快速增长,增速逐渐放缓
年初以来,由于同期采矿业、冶炼业停产造成基数较小,建昌县规上工业增加值一直保持高速增长,进入九月份,随着新增企业同期数据相继入统,全县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逐渐回归合理区间。前三季度,建昌县规上工业实现总产值249765万元,同比增长13.2%,比二季度下降0.9个百分点;实现增加值7.0亿元,同比增长66.6%,比二季度下降52.8个百分点。
建筑业总产值保持两位数增长,前三季度建筑业总产值实现11399万元,同比增长71.1%。
3.第三产业增速稳中有缓
前三季度,全县实现服务业增加值264927万元,同比增长4.3%,增速较二季度下降0.8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过半,达50.6%。其中批发和零售业增加值72458万元,同比增长4.2%;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增加值26601万元,同比增长1.6%;住宿和餐饮业增加值9052万元,同比下降1.5%;金融业增加值33727万元,同比增长2.6%;房地产业增加值42101万元,同比增长6.2%。
(二)从需求看,两大需求稳步提升
1.消费品市场平稳增长
前三季度,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250310万元,同比增长7.3%,增幅较二季度提升2.3个百分点。其中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4395万元,同比下降3%。
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179683万元,同比增长8.9%,占社零额比重为71.8%;乡村消费品零售额70627万元,同比增长3.7%,占社零额比重为28.2%。
按行业分,批发业零售额7708万元,同比增长66.8%,占社零额比重为3.1%;零售业零售额224151万元,同比增长6.9%,占社零额比重为89.5%;住宿业零售额1673万元,同比增长13.6%,占社零额比重为0.7%;餐饮业零售额16777万元,同比增长12.6%,占社零额比重为6.7%。
2.固定资产投资保持10%以上增长
前三季度,建昌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148414万元,同比增长22.2%,增幅较二季度提升3.6个百分点。
按投资渠道分,建设项目投资完成122828万元,同比增长36.2%,占投资比重为82.8%;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25586万元,同比下降18.1%,占投资比重为17.2。
按产业结构分,第一产业完成投资4491万元,同比下降71.4%,占投资比重为3%;第二产业完成投资41251万元,同比增长52.3%,占投资比重为27.8%;第三产业完成投资102672万元,同比增长30.6%,占投资比重为69.2。
按投资规模分,5000万元以上项目投资110945万元,同比增长21.6%,占投资比重为74.8%;亿元以上项目投资92319万元,同比增长35.9%,占投资比重为62.2%。
(三)从质量效益看,三大收入平稳增长
1.财政收入增速放缓,税收下降
前三季度,建昌县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8800万元,同比增长4.1%,增速较二季度下降7.8个百分点。税收总额20085万元,同比下降7.1%。
2.工业收入有所增长,增速减慢
前三季度,建昌县规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52018万元,同比增长6.8%,增速较二季度下降6.7个百分点。
3.农村居民收入稳定增长
前三季度,建昌县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998元,同比增长8.3%,增幅较二季度提升1.7个百分点。
二、经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业生产后劲乏力
一是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农业生产受自然条件制约,抗风险能力不足,农民靠天吃饭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养殖方式落后和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畜禽养殖对农村环境污染日益突出,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
(二)工业新增长点不足,抗风险能力差
一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家数少,规模小,新增企业数量少(2019年前三季度只有一家新入库企业),制约工业产值总量发展。二是全县工业经济发展形势仍然处于原矿产品开采、冶炼、销售模式,属于最简单的原材料生产和销售,缺少深加工制造环节,产业链短,稳定性差,极易受矿产品市场的起伏波动影响,将成为直接左右县域经济的发展因素。
(三)投资增长缺乏支撑,固定资产投资新增项目不足
一是新开工的项目少,尤其是亿元以上的大项目较少,造成投资项目支撑不力;二是企业融资难度大,自建项目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影响工程进度,使得投资持续稳定增长的难度加大。
(四)服务业发展存在下行压力
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明显放缓。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3%,低于GDP增速2.8个百分点,低于全市2.0个百分点。服务业占GDP比重比上年同期下滑1.8个百分点。进入三季度以来,财政八项支出增幅较二季度回落20个百分点,是非营利性服务业增加值增幅较二季度回落的根本原因。致使前三季度服务业增加值增速比二季度回落0.8个百分点。
三、推进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优化产业结构,优化畜牧业发展
加大对农田基本建设投入,改善农田水利设施。进一步优化种植业结构,发展优质高效农产品,注重品牌效应,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加大畜牧业科技资金投入,引领畜牧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开拓以农养牧,以牧处农,走循环发展之路。
(二)积极培育新动能和新的增长点,增强工业发展后劲
抓好小微企业培育,壮大企业规模。按照小微企业规范升级工作要求,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制定培育提升计划,协调解决实际困难,指导、帮助符合条件的个体户转型为企业,落实小微企业上升为规模以上企业的优惠政策,营造良好的提升发展环境,引导企业主动上规升级。
(三)狠抓项目入库
按照项目入库要求,继续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做好项目的储备;加大有效投入,有序引导重点项目尽快开工建设,尽早发挥效益;确保施工、在建项目早日竣工投产。
(四)做好招商引资工作,抓好扶持和推广工作
促进服务业发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把发展的重心由速度规模向质量效益转移,实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