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阳名医微讲堂】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水果?)
世界糖尿病日为每年11月14日
糖尿病患者到底能不能吃水果?
大伙赶紧听一听辽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于晓华主任的权威解答↓↓↓
糖尿病患者要合理的科学饮食,根据患者的升高、体重、活动量来计算每天消耗热量,以此为依据选择相应热量的食物,并按照一定的比例(碳水化合物释放的热量为总热量的50%~60%,蛋白质为12%~20%,脂肪为20%~30%)安排各种食物的摄入量。食物中还要有适当的电解质、充足的各种维生素、各种微量元素和膳食纤维。
上图糖尿病患者的饮食金字塔中,水果占有一席之地,并且我国最新研究显示,保持摄入新鲜水果习惯的健康人,患糖尿病风险会显著降低;同样习惯的糖尿病患者,其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和死亡风险也更低。与极少摄入水果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每周保持3天及3天以上摄入的患者死亡率下降17%。他们患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和大血管并发症的风险也分别下降了28%和13%。
所以篇头问题的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糖尿病患者是能吃水果的。
那是不是每位糖尿病患者都可以吃水果呢?
对于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在7.8mmol/L以下,餐后2小时血糖在10mmol/L以下,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5%以下,近期没有血糖忽高忽低时是可以吃水果。如果血糖控制不理想,可用西红柿、黄瓜等蔬菜当水果吃,等血糖平稳后再选择水果。
那是不是想吃多少水果都可以呢?
病情控制稳定的患者选择水果同时要减少主食量(应减少25克,也就是半两主食),少食25克主食可以换成苹果、橘子、桃子、梨等,含糖量较高的水果有葡萄干、桂圆、枣、板栗等,应少食用。每天可以进食新鲜水果200克(大概是自己拳头大小),分1-2次进食。
是随时都可以吃,还是有最佳进食水果时间点?
下面两张图可以帮助大家解惑
图中实线为不吃水果的血糖曲线;虚线为吃水果的血糖曲线。
由上图可看出吃水果的时间不是想吃就吃的,而是在上下午两餐之间进食水果对血糖的影响会相对小些。建议两餐之间吃水果,每次 100克,或在饥饿时及体力活动之后,作为热量和营养素补充。通常认为在上午9~10点,下午3~4点进食水果更好些。
选择什么样的水果种类比较好呢?
糖尿病患者需要选择低血糖负荷(GL)、低血糖指数(GI)以及新鲜的水果。水果颜色、形状尽量多样化。记住果汁≠水果,因为水果变为果汁后糖负荷较高,容易造成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的控制;而且维生素及纤维素流失、饱腹感下降、总能量增加。另外,水果罐头也不要吃。有研究表明,富含黄酮类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与糖尿病患者较低的糖化血红蛋白和空腹血糖水平有关,另外,增加黄酮类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使糖尿病患者合并视网膜病变风险降低30%。桔子、柠檬、葡萄、樱桃、柚子和猕猴桃是黄酮类化合物特别丰富的来源。
上表为100克常见水果的GL和GI值
最后,还要叮嘱糖尿病患者,吃水果,一定要记得监测指尖血糖,因为对于不同的糖尿病患者,进食同一种水果后的血糖升高情况会有所不同,建议吃水果之前,以及吃水果后2小时测一下血糖。如果按规定的时间和规定的量进食水果后,血糖升高比较明显,下次就尽量避免或者减少进食该种水果。
本期名医:辽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于晓华
毕业于大连医科大学,从医28年,曾经到北京301及协和医院内分泌科进修学习半年到一年,每年参加协和培训班,刻苦专研业务,专业技术水平达到国内领先。内分泌科重症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及垂体低功危象,高钙危象,甲亢危象抢救成功率99%以上。负责组织指导全市各医疗机构本专业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对糖尿病急危重症、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妊娠糖尿病、甲状腺疾病、垂体肾上腺疾病、骨代谢疾病诊治有较为深入的研究。
在辽阳市首先创新使用短期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恢复胰岛功能,普遍应用临床达国内先进水平,每年300余例。规范骨质疏松及甲状腺疾病的治疗,达省内先进水平。具有诊治低磷骨软化、朗格罕细胞组织细胞增多症、甲状旁腺疾病、Albright综合征、Batter综合征、Gitelman综合征、下丘脑综合征、生殖细胞瘤等疑难罕见少见病例。
学术任职
中国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锦州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临床导师
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糖尿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医师协会中西医结合医师分会内分泌与代谢病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糖网筛防工程辽宁省专家委员会委员
中国健康管理协会糖尿病防治与管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骨质疏松与骨矿盐疾病学分会委员
辽宁省免疫学内分泌免疫分会常委
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学会及糖尿病学会委员
辽宁省基层卫生协会糖尿病防治工作委员会委员
辽宁省医学会内分泌分会甲状腺学组组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