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靠谱名医67期】电子设备会干扰心脏起搏器?)
对于心脏病患者来说,心脏起搏器无异于一个性命攸关的“开关”,其工作性能可受强磁场或电流的干扰而影响正常功能。
因此有些患者在安装心脏起搏器后会有意避开手机、电视、微波炉等电子设备。
那么电子设备会干扰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工作这是真的吗?
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佟铁壁告诉我们答案。
看电视打电话对起搏器影响不大
心脏植入起搏器分几种,其中一种是常规单双腔起搏器。正常情况下,手机、电视等家用电器对起搏器影响不大。
要想知道电子设备是否会干扰心脏起搏器,我们首先要了解心脏起搏器的工作原理。
心脏起搏器深植于心脑血管病患者体内,能在关键时刻挽救生命。
■ 心脏起搏器如何工作?
·起搏器模拟“发电”
它通过模拟人体天然起搏器——窦房结发出电信号,在患者心动过缓时,帮助心脏正常有规律的跳动。起搏器由密封在小盒子里的脉冲发生器和一块体积小寿命长的电池及电极导线组成。起搏器是针对心动过缓患者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手术成功率高、风险低,仅需1小时左右。起搏器用的电刺激量很小,电流仅有1~3毫安、电压1~3伏。
心脏起搏器通过精确定时的电流刺激心肌,能够让心搏异常缓慢的心脏按照正常心跳节奏工作,但是它不能靠近强磁场,且易受电波干扰。
·三种情况开始工作
第一,心脏不跳时 当起搏器感知到患者心脏停跳时,会开启起搏功能,避免因心脏停跳而晕倒。
第二,心跳太慢时 医生会给起搏器设置最小心率,当心脏持续跳得太慢,低于设置的最小心率时,起搏器会以最小的心率发出电冲,保障心脑肾的血液灌输。
第三,活动乏力时 若患者活动乏力、心率不能随之增加,出现力不从心的情况时,起搏器能感知到,并给予适应该活动量的起搏频率。
由于心脏起搏器是一种精细的电子设备,装上后即可像正常人一样生活,安装起搏器后,患者原有的头晕乏力等症状会随之改善。但因其工作性能可受强磁场或电流的干扰而影响正常功能,有些情况下必须提高警惕,绝不能掉以轻心。
■ 6种方法教你规避外界干扰对心脏起搏器带来的“风险”
一般而言,如果电力充足心脏起搏器的工作不会出现特别不稳定的情况,除非是受到电磁场的干扰。心脏起搏器通过精确定时的电流刺激心肌,能够让心搏异常缓慢的心脏按照正常心跳节奏工作,但是它不能靠近强磁场,且易受电波干扰。
1.远离高压电磁场
据研究发现,当植入了心脏起搏器的患者无意中进入高压电磁场,可能会出现一些全身异样的感觉,严重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心律失常。
因此对于电台发射站、电视发射台、转播车、发射机、雷达、马达、内燃机、高压电场、变压器、发电厂的发电车间、电弧焊接、医院的磁共振仪等强磁场和强电场,患者最好不要轻易靠近。同时某些公共场合安装的闭路电视监视系统也能够发出较强的电磁波,并对起搏器产生影响。部分功率大的电梯(如斜坡式电梯)所产生的电磁辐射也能干扰起搏器内的电子系统,患者应引以注意。
2.注意:与手机距离25厘米以上
科学家经过反复试验发现,手机与起搏器保持25厘米以上距离时,起搏器功能基本不受手机干扰。
为避免干扰起搏器的正常工作,最好不要把手机放在起搏器胸前的口袋,接听时尽量使用距离起搏器较远的耳朵来接听电话。
3.大部分家用电器不会影响起搏器功能
有些患者在安装心脏起搏器后还会有意避开微波炉、电热毯等家用电器。在通常情况下,事实上我们生活的环境中,存在强大电磁波的场合并不多,而普通的家用电器基本上不会对心脏起搏器产生太大的影响。多数家用电器是安全的,电吹风、电动剃须刀、电烤箱、电熨斗、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脑、吸尘器、洗衣机、食品加工机等只要没有漏电,一般不会影响起搏器,可以放心使用。新式微波炉只要操作正常,一般也不会影响起搏器。
4.植入上肢避免进行伸展、提举重物和突然的拉伸活动
此外还有专家发现,如果起搏器遭到严重的撞击,或患侧肢体过度负重时,起搏器可能会出现工作异常,甚至导线断离。
5.安全检查:要求安保人员徒手检查
心脏起搏器是一种是一种植入体内的电子治疗仪器,而安全门靠感应金属作用的磁场工作的,心脏起搏器是否含有金属或带有固定的电磁频率,安全门的磁场是否会对它造成影响,无论对于旅客还是安检员,都是无法断定的,如果产生了影响,那么就有可能危及旅客心脏起搏器的正常功能,危及生命安全。
在机场接受安全检查时,应出示自己的起搏器身份识别卡,并要求安保人员徒手检查,如果安保人员使用手持式探测仪,应告诉他们避免手持式探测仪在起搏器上停留超过1秒钟。
6.接受任何医学检查或治疗之前应提前告知
在接受任何医学检查或治疗之前,如超声、电刀、碎石术、补牙或放射治疗等,应提前告知医务人员自己装有心脏起搏器;不要进入标识有“植入起搏器患者请勿入内”的诊室,如核磁共振室(除外抗MR起搏器)等
如需接受MRI检查,则成为绝对禁忌证。这是因为传统起搏器和电极导线原有的材料和结构工艺在强磁场中会出现诸如发热、异常感知和起搏等现象,严重的可致电极头端发热灼烧心肌导致穿孔或使起搏感知异常导致的恶性心律失常,可致患者死亡。而核磁共振恰恰是通过强磁场对人体进行扫描诊断。
医学科技的进步带动了起搏器的一次次革新。现在通过对包括材料和工艺在内的一系列技术的改进,有了可以接受MRI的起搏器和导线,被称为核磁兼容型起搏器。有了这种起搏器,患者在植入后就可以有条件地安全接受MRI检查。
■ 心脏起搏器受到干扰应如何解决?
据了解,如果心脏起搏器受到干扰,患者会有不同程度的不适感,严重依赖起搏器的患者还可能会重新出现眩晕等症状。遇到这种情况一定要让患者立即停止任何活动,远离干扰,将患侧肢体制动,并携带好起搏器卡(上面记载着起搏器的植入时间、类型等重要资料),争取尽快地赶到医院,接受医生的检查。
■ 定期“体检”
由于起搏器的频率、电压、感知灵敏度等参数设定会随病人心脏情况而变化,因此安装后要靠定期复查来调整。一般,最初半年每月复查1次,半年后可每3个月或半年复查1次,电池寿命将尽时,每个月复查1次,更换电池需要住院处理。通常情况下,单腔起搏器使用寿命为8~10年,双腔为6~8年。
关爱心脏
从你我开始
如果你也有其他健康方面的冷知识或者疑问,欢迎在文章跟帖区留言,小编会邀请到沈阳市相关专业的医生专家,为大家进行详细解答,并在下期发布视频。
特别鸣谢:沈阳市第十人民医院心内科主任 佟铁壁
文字来源:网易辽宁综合人民网-生命时报、南京晨报、寻医问药网、中国民航网、新浪健康
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小田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