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警事】改革转身再出征:国庆阅兵场上的“辽阳武警” )
96米、128步——这是受阅方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东西华表间的距离,也是武警辽阳支队保障处助理员乔常伟脱下绿军装换上“孔雀蓝”,改革转身再出征后,一步一步丈量出的“阅兵梦”。
乔常伟2000年入伍,2003年考入武警北京指挥学院,2006年毕业后分配到武警辽阳支队,2008年,他响应军队调整改革号召,毅然转改文职。虽然不舍地告别了18年的军旅生涯,但却迎来了乔常伟此前想都不敢想的国庆阅兵任务。“全军这么多将士有几个人能参加阅兵,接受全国人民的检阅?作为一名军人这是一辈子的荣誉啊!”
方队分列式正步走过天安门一共128步,仅需66秒,就为了这128步、66秒,乔常伟接受了190多天终生难忘的艰苦训练。每天训练10多个小时,原地摆臂千次以上,原地踢腿几百次,齐步加正步累计要走20公里。七、八月的北京平均气温30℃,最高能达到38℃,训练场的柏油路地表温度接近50℃,站军姿10分钟上衣就湿透了,齐步和正步训练半个小时裤腿就开始滴水,训练服干了又湿、湿了又干,结出了一层又层的盐巴,每天要换洗3遍,多次水洗加上暴晒,衬衣由原来的浅蓝色变成了白色,乔常伟的身上也晒出了衬衣的痕迹。训练期间,乔常伟踢坏了4双鞋,磨破了3件衬衣、1件外套,整个人瘦了16斤。
千余人的文职备选队伍,最终走过天安门的只有352人,对于38岁的乔常伟而言,错过这次阅兵,就终生再没有机会。训练期间,乔常伟感冒1次,鼻炎犯了2次,痔疮复发了2次,腰和膝盖的旧伤复发酸痛难忍,但他不敢请假,“那个位置只有一个,你走了马上有人顶替你。”
除了身体上的疲惫和病痛,乔常伟最大的牵绊来自家中的女儿。孩子从小对他比较依赖,乔常伟离家参训的这段时间和女儿沟通得少,小姑娘天天问妈妈“爸爸什么时候回来?”还让妈妈做了一个倒计时日历,每天划掉一个日期,数着日子盼爸爸,尤其每到晚上睡觉的时候就闹着找爸爸。晚上睡不好觉导致孩子免疫力下降,病了好几次,同时也让原本性格开朗的小姑娘变得多虑、敏感,缺乏安全感,原计划今年上小学,也考虑到孩子的现状推迟了一年。
训练进入中后期,心理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让乔常伟患上了阶段性失眠,直到阅兵结束,他一直靠药物助眠。“想过放弃,但再一想到家人的付出和期盼,首长的支持和鼓励,单位的荣誉和光环,我就不断地给自己打气,再挺一挺,再坚持一下!”
10月1日当天,乔常伟站在文职方队第9排面第3号的位置,昂首阔步走过天安门广场,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东西华表间128步,代表着他从军人走向文职的重塑之路,从现役军人的绿军装到文职人员的“孔雀蓝”,变的是服装和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和使命、责任和担当,这份荣耀,将成为他文职生涯新征程上的不竭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