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委编办精心打造事业单位设立登记服务“升级版”)
在事业单位改革中,全市通过“撤、并、建、转”将原352家事业单位优化整合组建成35家公益性事业单位。由于对新组建的事业单位进行设立登记工作与以往有很大不同,在时间紧、数量多、情况和问题相对比较复杂的情况下,为做好新组建事业单位设立登记工作,保证事业单位正常运行,梳理事业单位法人登记过程中存在的“梗阻”,市委编办转变服务方式,着力做好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的“服务员”,当好“店小二”,切实提高群众办事满意度。
编好一张“流程图”,优化工作流程。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办事效率,坚持“最多跑一次”工作理念,针对此次事业单位改革新组建35家单位的不同办理业务需求,印发《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工作流程图》。实行一体服务、一个受理、一键公示,积极推进减要件、简环节、优流程、压时限,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告知、受理、办结、公告“一条龙”服务,为事业单位构建“一次就好”的便捷服务通道。通过优化工作流程,办理时间大幅度缩减,市直事业单位所办登记事项达到一次办结。
建立一种“机制”,强化服务保障。针对设立登记存在宗旨和业务范围核定、经费来源确定、开办资金数额,举办单位意见等问题,召开3次主任办公会议研究决定,根据情况实行“即时办结”、“容缺受理”和“容缺办理”,确保相关单位正常工作的开展。对于符合办理条件的、提供材料齐全的单位,实行即时办结;对于个别提交材料不齐全的且不影响后续审核的,可以事后补充完善,压缩审批时限,精简审批流程,减少跑腿次数,最大限度的为办事单位提供方便。
采取一种“工作模式”,创新服务理念。针对此次改革人员变动大、业务生疏的实际情况,采取“服务前置”工作模式,创新服务新理念,即安排专人深入一线现场办公,现场收集相关材料,确认具体信息,并约定发证时间和方式,极大简化了事业单位登记相关业务办理流程,打通登记服务最后一公里。并利用微信、工作QQ群等加大规范设立登记的指导服务力度,由“坐等办理”变为主动服务,在微信、工作QQ群发布信息60余份,同时对业务不熟悉或者更换办理人员的16家单位进行“一对一、点对点”全过程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