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人社局:靠前服务面对面 利企惠民心连心)
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市人社局发挥其业务面广线长、基层站点多、服务平台多的优势,明确更便捷、更精细、更暖心的工作目标,与办事群众和企业面对面、心连心,以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成果检验主题教育成效。
“容缺受理”有温度
群众“一次不白跑”
“多亏了铁岭社保中心,我虽然人在外地,也顺当地办完了手续,啥事儿也没耽误。”提到市社保中心推出的“容缺受理”制度,家住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泰来县的参保人员张丽娜一个劲儿地说“好”。原来,10月中旬,居住地进行工龄和缴费事宜认证,她需要紧急办理转移业务。时间紧,自己又不能前来办理,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委托一位亲属来到市社保中心咨询。窗口工作人员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通过电话询问核实,并与当地社保工作人员通过互加微信取得联系,核准人员相关信息,由代理人提供复印件、照片等相关材料,在本人不方便亲自办理的情况下,为其办理了转移业务。
市社会保险事业服务中心人事科科长齐振东介绍,过去,办理统筹范围外转移需要提供身份证、个人账户、托管手册或单位用工备案材料,现在托管手册或单位用工备案材料实现了“容缺”,只需提供身份证和个人账户就可办理。就拿张丽娜的例子来说,过去办理跨省异地转移事项,需要本人拿身份证、缴费凭证来社保中心办理转移手续,往往需要在转出地、转入地两个社保部门之间往返几次才能办完。现在,可以通过视频委托其亲属代为办理转移手续,通过微信将身份证、缴费凭证传递到中心,交由工作人员即可办完。推行“容缺受理”服务,不仅方便了办事群众、提升了审批效率,而且展现了窗口服务的温度。经过对进驻大厅服务的10个科室所需的29份材料进行梳理,目前可容缺材料达12份,大厅科室均可在容缺的前提下办理业务,让百姓“一次都不白跑”。
“就业人才服务直通车”
开进企业解难题
人社工作一头连着民生,一头系着发展。年初以来,市人社局在全市开展就业人才服务企业直通车活动,各级人社部门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组建起9个工作组,采取领导包园区、骨干包企业的方式,主动对接全市255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帮助解决就业人才困难和问题,提供“面对面、点对点、一对一”的精准服务。
市人力资源事务服务中心综合科科长贾闯介绍,人社部门从自身职能出发,在入企对接的同时,全面梳理了我市就业人才政策,编制《铁岭市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就业人才政策指南》,通过召开新闻发布会、到园区企业宣讲、媒体宣传等方式,确保家喻户晓、政策落地,为企业发展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和支持。目前,已有17户企业提出稳岗补贴、技能提升补贴需求,94户企业提出高层次人才、技能人才需求,各组组长积极主动推进诉求清单办理、加快政策兑现进度、多措并举帮助企业解决人才需求困难。通过就业人才服务企业直通车,铁岭铁光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铁岭华晨橡塑制品有限公司申请了2018年度稳岗补贴,用于稳定就业岗位,拟发放补贴金额共计18万多元。铁光公司还申请了就业见习补贴,将提供售后服务、装配钳工和销售员3个专业共20个就业见习岗位。
微笑服务贯穿始终
练兵比武提升水平
“人社部门的就业、社保、劳动关系等各项工作,与群众利益息息相关,我们紧紧围绕‘学政策、钻业务、强技能、优服务’的目标,在全市人社系统窗口单位开展业务技能练兵比武系列活动,深入落实微笑服务理念,形成了‘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局面。”市人社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为了增强练兵的实效性,在情景模拟环节,局里将窗口服务情景搬上了舞台,全面考察每位选手的政策掌握能力、服务表达能力、突发事件处理能力。现场选手表现积极踊跃,观众互动效果良好,获得了省厅行风办负责人的认可和好评。最终,在全省练兵比武竞赛中取得了就业综合赛第二名、社会保险专项赛第三名的优异成绩。
通过近4个月的业务技能练兵比武活动,全市人社系统工作人员对各项政策法规、业务经办流程、条件标准等有了更加全面、系统的了解,业务经办更加规范、快捷,自身业务能力和工作效率得到大幅度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