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上总有许多广告说,人年纪越大越容易得骨质疏松,可骨质疏松只是老年人才会得的病症吗?年轻人就不会得骨质疏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骨伤科主任 赵江涛告诉我们答案
除了我们所熟知的老年人因钙流失过多易患骨质疏松外,年轻人也有可能会患特发性骨质疏松,因主要发病人群以青少年为主,故而又称为青少年骨质疏松症。特发性骨质疏松症主要表现为骨量转换低下,即骨吸收基本正常,骨形成低下,导致骨质疏松,但原因不明。
但年轻人患特发性骨质酥松的情况比较少见,并且有一定的自愈倾向。
不过因会影响脊柱、长管骨的发育,且会导致患者骨质疏松性骨折,建议患者及时就医,并积极进行治疗。
这些不健康的生活饮食习惯可能会引起年轻人骨质疏松:
1、忽视运动。
现在许多年轻人喜欢宅在家里,缺乏户外运动,日照时间不足,尤其是经常在办公室对着电脑工作或上班看电脑、出门全靠车的年轻人。
2、饮食不均衡。
吃饭偏食、嗜好烟酒、过量喝咖啡、爱喝碳酸饮料是年轻人的特点,岂不知碳酸饮料的主要成分是磷酸,大量摄入磷酸会影响钙的吸收,使骨密度下降。过量喝咖啡,长期以往也有可能导致骨质疏松,咖啡中的咖啡因会与人体内的游离钙结合,经尿排出,增加钙的流失。吃饭偏食,导致饮食中钙的摄入少,抽烟、酗酒及重口味的饮食习惯,经常高盐饮食导致钠盐摄入过多增加钙的流失。
3、肥胖或过度减肥。
肥胖者的内脏脂肪高,骨质强度低,患骨质疏松的风险也就增加了。很多年轻女性对自己的身材要求苛刻,过度减肥,数据显示有7%的减肥女性在5年内会患骨质疏松。
4、压力大,精神状态不佳。
钙除了是骨骼生长的必要物质,还具有将神经细胞所送出的信息予以正确传达的机能。人体缺钙后会导致机能紊乱,而此时补钙,症状会得到缓解。钙是天然的神经系统稳定剂。有实验证明,人在受到某种压力时,通过小便排出体外的钙就会增加。
骨质疏松之后,可能会引起骨骼疼痛,骨骼也会不牢固更容易骨折。
对于年轻人骨质疏松的诊断,需十分谨慎。因为启动治疗方案后,就要服用药物,药物治疗可能存在一定风险。故患者一定要到专科医院,进行骨骼健康的评估,而不能单凭骨密度减低的单项指标,就认为是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该怎么预防?
预防骨质疏松,一方面要合理膳食,均衡营养,多食用含钙、磷元素高的食品,如牛奶、鱼虾、豆制品等。另一方面要坚持科学的生活方式,如加强体育锻炼,少吸烟,少饮酒,控制咖啡、浓茶及含碳酸饮料的摄入量。此外还要加强日光照射,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
“对于骨质疏松的预防,很多人都知道要补钙,花大价钱买来的钙片和保健品其实未必能起到作用。”专家说,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对钙的吸收效果是不同的。所以建议每个人应根据自身情况定期进行骨密度检测,切忌盲目补钙。如果发现患有骨质疏松,要谨遵医嘱,结合自身情况对症下药才能达到效果。
来源:中华康网、快速问医生、科技日报、39问医生、人民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