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辽阳市中心医院开展骨质疏松多学科宣传义诊活动)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的主题为“打个喷嚏就可以让您骨折,这就是骨质疏松症”,“骨折让他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这就是骨质疏松症”。
骨质疏松症已成为影响中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流行病,严重危害人体健康。其严重并发症是骨折,骨质疏松性骨折已成为全球严重的疾病负担,。
为进一步加强骨质疏松防治知识的宣传教育,使广大骨质疏松患者能够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最大限度地减少骨质疏松对人们的危害,10月20日,辽阳市中心医院骨质疏松防治中心举办,辽阳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承办的主题为“中国骨骼健康行动——防治骨松为健康‘骨’劲”的骨松多学科宣传义诊活动在辽阳市中心医院一楼门诊大厅举行。内分泌科专家于晓华、骨科专家曲志军、黄鹏,外科专家周革等参加宣传义诊活动。
活动现场通过电子屏幕、横幅、问卷调查骨折风险评估、设置服务咨询台、免费筛查骨密度、义诊等形式,向广大居民宣传什么是骨质疏松症、骨质疏松的危害及如何防治等相关科学知识,让大家更多了解骨质疏松的普遍性和危害性,引导大家到在日常生活中通过科学补钙、合理膳食、适宜运动等实用的方式方法预防骨质疏松,提高骨骼健康水平。
于晓华主任表示,骨质疏松症是可防可治的慢性病,应该坚持从生活方式入手,早做预防,中老年人应早诊断、早治疗。于晓华建议,首先要均衡饮食,增加饮食中钙及适量蛋白质的摄入,低盐饮食。“钙质的摄入对于预防骨质疏松症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嗜烟、酗酒、过量摄入咖啡因和碳酸饮料会增加骨质疏松的发病危险。”其次要适量运动。运动可以使骨骼更强壮,还有助于增强机体的反应性,改善平衡功能,减少跌倒的风险。中老年人群也需要适当进行体育锻炼,有助于肌力的提高和骨质疏松的预防。再者要增加日光照射。“在我国饮食结构中,所含维生素D非常有限,经常接受阳光照射会对维生素D的生成及钙质吸收起到非常关键的作用。”于晓华介绍,正常人平均每天至少需要20分钟日照。
曲志军主任介绍,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胸腰椎、髋部和手臂。
黄鹏主任说,相对于不治疗而言,骨质疏松症任何阶段开始治疗都不晚,但早诊断和早治疗会大大受益。高危人群应尽早到正规医院进行骨质疏松检测诊断治疗。
周革主任告诉大家,如果出现突发性背部疼痛、身高减少超过3厘米或驼背,脊柱后凸情况时应当引起重视,不排除患骨质疏松症的可能。如果怀疑患上了骨质疏松症,不能随便补钙,因为有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也是骨质疏松,一定要前往正规医院接受骨密度(BMD)检查。确诊骨质疏松后需要补钙和维生素D,例如钙片、牛奶、酸奶、紫菜、坚果等。骨质疏松要在安全范围内运动,不可摔跤。此外,骨头分为破骨细胞和成骨细胞,补钙要注意开源节流,只吃钙是不行的,不是骨头吸收不了钙,而是破骨细胞过于强大,单纯的补钙只是基础治疗环节,还要有相关药物提高骨密度,降低骨折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