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书画文物展"又见大唐"系列短视频之三——稀世珍品)
辽宁省博物馆是新中国建立的第一座博物馆。10月7日,辽宁省博物馆将隆重举办书画文物展《又见大唐》。在100件珍贵展品中,以辽博藏品为主,并联合国内多家博物馆馆藏书画国宝,集中展出38件国家一级文物。这是世界范围内首次以传世书画来呈现唐代的缤纷绚丽。
此次展览由国家文物局和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主办,省文物局、省文化演艺集团、辽宁省博物馆合力打造。展品以辽博收藏的与唐代有关的绘画、书法为主体,辅以唐代金器、三彩器、木器、雕塑等多种品类文物,可谓众彩纷呈,主次分明。100件展品中,56件为辽博的珍贵藏品,16件来自故宫博物院、国家图书馆、上海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河南博物院等外省博物馆,28件来自辽宁省图书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旅顺博物馆、朝阳博物馆的鼎力支持。
本次展览,以旷世奇珍《簪花仕女图》《虢国夫人游春图》《万岁通天帖》《仲尼梦奠帖》领衔,荟聚38件珍稀一级文物的“又见大唐”书画文物展,用100件精美展品带领观众领略大唐盛世。其中《万岁通天帖》又称《唐摹王羲之一门书翰》《佚名摹王羲之等王氏一门书翰》《唐抚晋帖》。唐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697),宰相王方庆进献其先祖王羲之、王献之父子并王氏一门二十八人法书真迹,武则天命弘文馆用勾填法摹之以留内府,并令中书舍人崔融作《宝章集》以记述其事。此卷勾摹精妙,有下真迹一等之誉,从中可以看出魏晋南北朝之间书风的传承关系,为研究我国书体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极为珍贵的资料。
《万岁通天帖》清代入清内府收藏;1922年溥仪携往长春,1948年由郑洞国率部在长春起义时,交于负责接收的解放军部队,1954年收藏于辽宁省博物馆。
本次展览免费参观,但观众需要通过大麦网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