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馆内有中国第一座全景画 10年累计接待840万观众)
这里就是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本版图片均由采访对象提供
俯瞰辽沈战役纪念馆。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这里是红色圣地;是每一位前来锦州的人必去的场所之一;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是国家级AAAA级旅游景区;这里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的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是锦州市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红色名片”和“城市客厅”。这里就是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的辽沈战役纪念馆。
永不褪色的“红色名片”
让历史情境真实重现,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去过辽沈战役纪念馆的人,都会被其恢弘的场景震动,作为最重要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之一,位于锦州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在我国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秉承“让人们从历史情境、历史结构、历史叙事中去认知和感受,从而引发情感共鸣和思想共振”的理念,辽沈战役纪念馆认为这样才是把革命旧址利用好了。
然而真正想讲好红色故事绝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完成的。早在1958年12月,辽沈战役纪念馆在锦州大广济寺设立,后几经波折,辽沈战役纪念馆于1985年4月29日经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复在锦州修建新馆,新馆坐落在辽沈战役革命烈士纪念塔北侧。1988年10月31日,辽沈战役纪念馆落成开放。2001年8月,中共辽宁省委、省人民政府决定对纪念馆实施改陈改造工程。2004年11月2日竣工,同年举行开馆仪式。2005年和2008年纪念馆相继修复并开放了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牤牛屯)、配水池战斗遗址。2008年3月1日起,纪念馆在全国率先实行免费开放。
现在人们所看到的,是一座以辽沈战役军事为切入点的集历史研究、文化传播、艺术博览、旅游休闲等功能于一体的大型军事主题公园。静谧园林中,具有纪念性和标志性的门、塔、馆建筑为主体,强化中轴线处理,主体建筑、纪念设施和景观布局在风格上协调统一,形成一组完整的具有纪念意义的建筑群体。
纪念馆园区占地面积18.8万平方米,主体陈列馆建筑面积8600平方米,拥有着多达7020件珍贵藏品,其中,国家一级文物25件、二级文物275件。
作为锦州市乃至全国对外开放的“红色名片”和“城市客厅”,辽沈战役纪念馆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爱国人士前来参观游览。
《攻克锦州》
为中国第一座全景画
参观游览辽沈战役纪念馆, 仿佛置身战火纷飞的火热战场。纪念馆基本陈列设有序厅、战史馆、支前馆、英烈馆和全景画馆,突出主题,把握重点,人物栩栩如生,营造了独特的陈展环境和个性空间,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和艺术形式,深度解读历史,艺术再现宏大战争场景,陈列内容全面反映了东北解放战争历史,突出展示了辽沈战役的胜利进程,揭示了战役胜利的诸多因素及伟大意义。
在锦州辽沈战役纪念馆区北侧,有一个外观呈圆柱形,直径42.24米,高28米的密闭堡垒式建筑。馆内有中国第一幅全景画——《攻克锦州》全景画,画面长122.24米,高16.1米,总面积1968平方米,重量达4吨,于1989年10月完成并展出。
它是我国美术史上前所未有的艺术巨作,已跻身于世界大型全景画的行列。该画及其地面塑型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段,生动、形象、真实地再现了1948年10月中旬,辽沈战役的关键性战役,攻克锦州的激战。为了使画面更加丰富,攻克锦州全景画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人民支前、塔山阻击战等内容组织在画面中,使攻克锦州全景画表现了高度的艺术真实性。
辽沈战役纪念馆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几年,纪念馆又相继修复开放了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和配水池战斗旧址,延伸了红色旅游路线,打造出新的红色旅游精品。
据了解,纪念馆相继被评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全国首批国家国防教育示范基地。近十年来,纪念馆相继被授予“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先进单位”、“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社会实践活动先进单位”、“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旅游系统先进集体”和“全国红色旅游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10年累计接待观众840万余人
讲解21000余场
受到的关注越来越多的同时,辽沈战役纪念馆也逐步成为集历史研究、文物收藏、陈列展示、文化传播、艺术博览、园林休憩等多功能为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去年,为纪念辽沈战役胜利70周年,叫响锦州“英雄城市”品牌,锦州市委、市政府投资5000万元,对辽沈战役纪念馆园区进行改造修缮。融入纪念元素、先进的军事文化元素、生态元素、休闲元素,进一步弘扬红色文化主题和军事时代特征,媲美植物园,也实现纪念、教育、科普、观光、休闲五位一体。2018年是辽沈战役胜利暨锦州解放70周年,修缮一新的辽沈战役纪念馆半月就吸引全国各地10.5万人参观。
一份来自官方的数据显示, 2008年免费开放以来,辽沈战役纪念馆的观众人数剧增,由年平均20万人次达到90万人次。10年来累计接待观众840万余人,为观众提供讲解21000余场。每年五一、十一期间,日接待量多达1.2万人次。
2018年全年累计接待观众75万余人,为观众提供讲解1700场,其中,志愿者讲解220场,小讲解员讲解382场。
丰富爱国主义教育形式
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
除传统形式的展览展示接待参观外,多年来,针对激发青少年爱国热情,利用辽沈战役相关遗址和旧址,推出了“五一”《走进红色遗址 放飞多彩梦想》主题风筝文化节、“六一”儿童节牤牛屯亲子游、“暑假去哪儿——学子乡情体验营”、“红苹果”暑期班、军体运动会、青少年“智取之旅”、寒暑假研学活动和“红星·童心”素质拓展等主题活动。组建了红苹果艺术团,赴锦州市特殊教育学校、锦州社会儿童福利院开展慰问演出活动。
另外,辽沈战役纪念馆还整合引进了青少年教育和CS素质拓展项目,成立了锦州市雏鹰少年军校,丰富了爱国主义教育的形式,激发了广大观众特别是青少年的爱国热情。
红色故事课“上线”
研学实践教育平台
辽沈战役纪念馆还相继开办恐龙科普展、《井冈山精神》展览、《辽沈战役参战将士书法作品展》、《复兴之路》、《新中国从这里走来》、《记忆·传承》和改革开放40周年专题展览等。开展了5.18国际博物馆日主题活动、小讲解员培训和《复兴路·中国梦》参观竞答专题等活动。
这里也是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活动。2018年举办了“传承红色文化·保护革命旧址”寒假研学教育、“红星·童心”暑假社教、战地之旅研学培训营、“文化寻力——传统文化研学实践教育活动”等,暑假期间开展的以“红色记忆,薪火相传”为主题的小讲解员研学培训活动颇受欢迎。完成《小小讲解员培训课程研发》《智趣之旅培训课程研发》《经典红色故事课程研发》。所有活动及课程已在全国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平台公布。寒假期间,开展“文化寻力传统文化研学实践系列活动”,两期活动共有200名同学参加。
社会教育
让企事业单位“菜单式选择”
让历史说话,让文物说话。利用旧址、遗址,辽沈战役纪念馆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在六年的时间里,利用旧址推出了十种新形式的社教活动,创新开展了七一主题党日、千人金秋丰收支农等活动,拓宽了工作内容和服务范围。
辽沈战役纪念馆为丰富观众游客的文化生活,在东北野战军锦州前线指挥所旧址(牤牛屯)也曾进行公益演出活动,演出了经典情景剧《辽沈战役的历史瞬间》,截取辽沈战役中三个关键时刻的战斗生活断面,分别为《决战前夜,精心部署》、《一声令下,排山倒海》、《锦州解放,胜局已定》三个场景,集中表现了辽沈战役期间东北野战军首长们在锦州前线指挥所指挥辽沈战役的风采。模拟的隆隆炮火声、飞机盘旋轰炸声中,三个历史的瞬间依次重现在游客面前,让人们感受红色情景剧的特殊魅力。
在社教活动中,在面对企事业单位活动的时,采用“菜单式”的选择模式,让参与者自由选取,也可根据各单位的活动要求量身定制。努力让旧址资源“活起来”、社教服务“活起来”。辽沈晚报、聊沈客户端主任记者 经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