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市农业农村局以专项整治为抓手 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开展 )
按照锦州市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部署和市委王德佳书记要求,市农业农村局开展主题教育注重实际效果,解决实质问题,教育引导党员干部树立正确政绩观,真抓实干、转变作风,以好的作风开展主题教育,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上来。以市委提出的12个方面专项整治为抓手,坚持问题导向、实事求是、统筹兼顾抓整治,对检视出的问题,列出整改问题清单,做到立查立改、即知即改;一时解决不了的盯住改、限期改,一件一件整改到位,从根本上解决症结问题。通过专项整治,解决了抓落实标准不高、部署多行动少、工作方法不多等6个问题,提高了服务“三农”效率和水平,确保主题教育取得实效。
一、全力推进农产品加工项目建设。局党组书记、局长门大为同志深入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产品加工项目现场办公,想法设法协调有关部门全力推动5个农产品加工经营体系项目建设。一是总投资额为历年之最。今年计划投资亿元以上项目12个,计划投资总额达21亿元,与去年相比增长近10%。二是项目建设速度快。在今年已开工建设的项目中,部分企业开工时间较早,项目已经进入收尾或试生产阶段。三是项目科技含量不断提高。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义县俏牌生产科技特种油料果仁和植物油项目等4个具有科技含量的项目已经开工建设。
二、便民措施更实。一是常年受理农机补贴申请。农机购置补贴辅助管理系统常年连续开放,购机户可以随时申请补贴。二是增加使用手机APP申请补贴方式,购机者可通过手机操作,向所在地的农机主管部门提出补贴申请。三是缩短补贴资金兑付时限,在“2个30日”时限内,通过国库集中支付方式兑付资金。
三、农机补贴范围更宽。2018年我市农机补贴范围共11大类24小类45个品目。2019年增加了有机废弃物好氧发酵翻堆机、畜禽粪便发酵处理机、有机肥加工设备、有机废弃物干式厌氧发酵装置、埋茬起浆机、大米色选机、杂粮色选机、花生摘果机等12个机具品目。调整后,2019年的补贴机具种类范围扩大到11大类24小类57品目。
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制定下发了“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工作方案,围绕“三清一改”工作目标,对全市9个县(市)区的农村卫生环境进行集中整治,加强村内道路建设,开展“美丽庭院+N”的家庭清洁活动,开展“美丽示范村”创建活动。截至目前,全市出动人员3.5万人次,清运车辆1034台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22.7万吨,垃圾无害化处理约7.7万吨;配备保洁员4142名;建立完善农村生活垃圾处置体系,全市正在运行的垃圾填埋场(点、站)37个已全部对外开放,日处理能力1440吨,覆盖865个行政村,覆盖率达到78.1%。农业农村局成立6个农村环境整治专项检查组,由门大为等领导干部带队,不定时进村明察暗访,每周通报环境整治情况。通过整治,改善了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推进了美丽宜居乡村建设,受到了农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五、大力推进全市农村改厕工作。一是制定印发锦州市2019年农村户厕建设项目实施方案,按照群众接受、实用耐用、不污染环境和“有序推进、整体提升、监管并重、长效运行”的思路和要求,普及室外卫生厕所。二是加快资金的落实,积极与财政部门协调,拿出具体的资金分配方案,明确了市级财政改厕专项预算,十一前,财政部门把奖补资金拨至县区。协调财政部门开展发行债券融资,解决资金缺口。三是全面开展改厕项目实施。指导各县(市)区针对我市厕所改造实际,抓好培训,加大资金投入,整合相关资源,并对项目实施进行动态跟踪管理。目前,全市各县(市)区已经制定了项目实施方案并进入实施项目招标程序。
六、集中开展“中国渔政亮剑2019”系列专项执法行动。开创“五个首次”:首次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组织,首次开展八大专项执法行动,首次在内陆水域休渔禁渔,首次启动市县两级联合执法,首次实施行刑对接。专项执法行动成果较为明显。伏季休渔期间,全市出动执法车辆596台次,出动执法船艇460艘次,路上行程近万公里;海上巡航9380海里,共查处扣留违法违规作业渔船107艘,查案涉案人员254人,清理违法违规网具6638片,行政处罚金额77.6万余元。2019年伏季休渔工作多次受到农业农村部及省厅领导的好评。
七、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贷款贴息工作。为切实稳定生猪生产,确保猪肉市场有效供应和价格稳定,对种猪场和规模猪场流动资金短期贷款给予贴息支持。贴息对象为具有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的种猪场(含地方猪保种场)及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贴息比例为中央财政贴息资金对符合贴息条件的贴息对象银行贷款贴息比例原则上不超过2%。目前全市共上报9家种猪场和规模猪场,已进入第三方评估机构询价阶段。
(农业农村局 王雁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