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杨群:基层调度员是电网中的“数据专家”)
“5座500千伏变电站、38座220千伏变电站、311座66千伏变电站,20条500千伏线路、125条220千伏线路、357条66千伏线路”……
数据枯燥单调纷繁复杂,但在国网大连电力公司调度员杨群的口中却可以条清缕析并脱口而出,因为在他心里,大连电网的数据网络图已经成为另一种“大连模样”。
时代从不会停止前进的步伐,更多90后的年轻员工传承老一辈电力精神,在各自工作岗位上演绎年轻人的新故事、新作为。
“调度员当值期间就是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者”
到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见到杨群的那天上午,他正手持操作票仔细核对,忙着跟同事交接班。跟他在一起工作的,不乏90后的年轻人。
白班、夜班、下夜班、休息,四天一个周期,过着极其规律的编票、审票、下预令、执行操作的生活,杨群坦言,调度工作有些枯燥、也有些辛苦,这是他之前没有想到的。
2016年,杨群从天津大学毕业,离开了熟悉的校园走上工作岗位,进入基层,成为国网大连供电公司电力调度控制中心一名普通的电力调度员。
“我是鞍山人,学的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研究生毕业那年,正好看到了国网大连电力公司的招聘信息,想到可以回报家乡,我挺兴奋的,于是就报名了。”
经过层层考试和选拔,个人能力优秀的杨群成功地加入了国网大连电力公司的大家庭。
进班组的第一天,师傅的话就给杨群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调度工作说难不难,说简单却也不简单”;“值班调度员在当值期间就是电网运行操作和事故处理的指挥者,必须时刻牢记自己肩头的责任”;“先做人、再做事,认真负责,胆大心细,冷静果断是一名调度员必备的素质”……
“这些话我都背下来了,虽然当时,师傅的话我听得似懂非懂,但我从那时起就时刻提醒自己,要努力成为一名合格的电力调度员。”杨群说。
背图是调度员的第一门功课
刚刚开始工作,杨群就发现,自己虽然毕业了,但学习的道路其实才刚刚开始。背图就是调度员的第一门功课,也是调度工作的基础。
“老师傅们总将调度员脑中要有‘图’这句话挂在嘴边,足见这张电网运行方式图的重要性。”杨群也没含糊,在背图上下足了功夫——5座500千伏变电站、38座220千伏变电站、311座66千伏变电站是“点”,20条500千伏线路、125条220千伏线路、357条66千伏线路是“线”,“线””将“点”按照电压等级连接在一起,就构成了大连电网的网架结构图。
从实习期的背图、背方式、背规程,到入职开始上手写操作票,杨群逐渐能够参与事故和异常处理,协助编制保电和事故预案。
从系统运行方式到继电保护配置再到自动装置投退,电网中的每一处变化,每一个特殊方式杨群都牢记在心里,因为他知道,调度工作必须严谨、准确。“每一条经过调度发出的指令,都必须保证其正确性,电网的安全经不得一丝马虎,调度工作不容有失!”
“大连电力速度”
三年的工作时光有条不紊地度过,杨群也从一只初出茅庐的菜鸟成长为一名能够独当一面的调度员,有机会在平凡的岁月中见证大连电网不平凡的改变。
2018年末的最后一个月,此时已经接近了秋检的尾声,按照往年的经验,作业量应该逐渐减少,然而此时的调控中心或者说整个国网大连供电公司都不平静。因为大家面前还有一个艰巨的任务——220千伏晶圆变送电。调控中心与其他生产建设部门一起,加班加点地运转起来。
220千伏晶圆变送电是针对英特尔公司芯片晶体管特殊用电质量需求而为之独特匹配的送电工程,事关地区经济发展,大连供电甚为重视。针对晶圆变送电任务,调控中心开展了多次停、送电方案的讨论,大家反复分析系统稳定性,评估特殊方式下运行的风险以及出现事故时候的应对措施。
“我看着那一版又一版的送电方案和事故预案,感受到了每一个人紧张的情绪,当时调度室里那种严阵以待的气氛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杨群无法忘记,2018年12月29日12时11分,调控中心正式下令晶圆变开始操作,30日凌晨4时40分,220千伏晶圆变顺利投入运行,历时16小时29分钟,成功送电后大家紧绷了几个月的那根神经终于放松下来,大厅里的所有人都露出了欣慰而疲惫的笑容。
至此,这项本应至少花费两年时间的220千伏输变电工程,仅用8个半月就得以投运,这是大连电网人集体努力奋斗的结果,更是“经济发展,电力先行”最好的体现,大连供电公司也因此获得了省、市政府的高度评价,英特尔公司更是发来特别致谢,盛赞这是“大连电力速度”。
数据背后是电网的成长 电网背后是城市的发展
晶圆变送电只是调度室日常工作的一个缩影,“达沃斯”保电、吴家线改造、振兴路变改造、凌水变改造、玉华变建设等等,都是大连电网历史长河中一朵美丽的浪花,杨群也在这一路的奋斗中与大连电网一同成长起来。
今年初,东北地区最大的海上风电项目“庄河海上风电工程”投运,标志着大连乃至辽宁地区的新能源事业迈上新的台阶。同时,今年也是国网公司实施三型两网战略突破的开局之年,“智能电网”和“泛在电力物联网”两张网开始全面建设,在历史的十字路口,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时间点,杨群和一代90后的年轻辽宁电力人参与到一个电网突破发展的大时代中,杨群为此而激动不已。
“电网在我心中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始终在变化的。更重要的是,这种变化是电网的疾速发展,更是大连这座城市在不断走向新发展的见证。”在杨群看来,一项项操作指令在调度员口中逐条下达,一张张操作票在调度员手中变成了新投运的智能化变电站、输电线路,新改造的设备或新调整的系统运行方式,电网的自动化水平、处理信息能力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大大提高,变得更加坚强和健康。
杨群觉得自己是幸运的,能够见证这张“图”一点点发生着潜移默化实则翻天覆地的改变,作为年轻人也是继承者,他愿与大连电网一同成长,与大连电网共建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