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沈阳市大东区分别举行了大东区区史馆开工建设启动仪式和大东区民族工业文化座谈会暨民族工业文化展示馆建设启动仪式。
这是大东区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弘扬传统文化,践行文化自信,助力大东区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的一项重要举措。
当天下午,沈阳市大东区举行新闻发布会。大东区文化旅游和广播电视局局长苏宗海表示,大东区区史馆和民族工业文化展示馆的开工启动,是该区今年挖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打造“一巷一厂五公馆”七大文旅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建设成为大东文旅产业发展的新亮点,更要塑造成为大东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标志着大东区保护历史和传承历史迈向了新的发展阶段。
据悉,大东区是沈阳市古老城区之一,是沈阳民族工业的发祥地。清末,奉天银元局、大亨铁工厂等沈阳最早的民族工业在大东兴起;民国时期,全国最大的东三省兵工厂在大东建立。1929年,自行设计、生产出第一台“民生牌”载重汽车;新中国成立后,黎明公司、新光公司、矿山机械厂、中捷友谊厂、东基集团等著名的国有大中型企业成为沈阳工业的重要支柱。此外,周恩来曾在大东读书,辛亥革命喋血奉天第一人张榕、东北抗日义勇军最早倡导者黄显声、著名爱国人士杜重远等曾在大东驻足。
焦点问答:
问:大东区在挖掘、保护、利用历史文化资源方面有哪些举措?
苏宗海:按照张雷书记到大东提出的“保护和利用好历史文化资源”指示精神,大东区成立了文旅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由主要领导任组长的工作专班,同时为了调动全区方方面面的积极性,组建了大东区文化旅游行业协会、依托沈阳大学成立了大东区民族工业文化研究会,对文物和历史资源进行全面调查,目前在大东区现存历史资源有历史建筑38处,文物21处,文物当中包括国家级文物2处、省级文物8处、市级文物11处,其中更有打响世界反法西斯第一枪的北大营遗址、第一条中国自主投资的奉海铁路起点沈阳东站,还有二战期间战俘营中关押盟军军衔最高、遗址保留最完整的二战盟军战俘营,还有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少年时期读书的旧址也在大东。
经过充分摸底调查、调研论证,区委区政府明确了由点到面、由近到远、由简到繁的保护、利用、开发思路,进一步完善了《大东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总体规划》,并实施党政机关腾迁工程(人大、政协、党派、工商联、社保中心),积极引入社会资本(辽宁文旅协会、老龙口、老建筑保护研究会)、启动“一巷一厂五公馆”七大文旅项目。
问:大东区今年实施的“一巷一厂五公馆”七个文旅项目进展情况?
苏宗海:七大文旅项目中,已经对外开放的有“五公馆”中的杨宇霆公馆、赵尔巽公馆、孙烈臣公馆。杨宇霆公馆就是通过评书茶馆、展览展示、互动体验等方式打造“奉天往事”文化茶苑,目前每天接待游客数百名,可以说游客如云。赵尔巽公馆,打造成为名人故居展示馆,通过还原赵尔巽公馆原貌,整体展现清末公馆形象,将历史文化与旅游娱乐相结合,全面展示清末历史文化风貌,正在申请AAA级旅游景区。作为“五公馆”之一的王明宇公馆和“一厂”也就是大亨铁工厂,分别就是今天我们启动建设的大东区区史馆和大东区民族工业文化展示馆。“一巷”是这大东区堂子庙巷历史文化风情街区项目,位于大东路南侧,小什字街东侧,占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因“堂子”而得名,“堂子”是女真族祭祀天神和祖先的殿堂,1625年努尔哈赤迁都沈阳后,在此地区修建了“盛京堂子”,该项目在市自然资源局等有关部门大力支持下,我们将包括江浙会馆在内的现存历史建筑,整体的规划,力争打造成东北地区的“宽窄巷”。最后一个“五公馆”之一的常荫槐公馆,容我在这里卖个关子,等我们下次新闻发布会再向大家揭晓。
问:大东区有这么深厚的历史资源,还有文旅产业项目,通过什么方式让老百姓参与进来?
苏宗海:通过开展主题活动,来营造良好的宣传氛围,让广大市民体验到历史文化的价值。例如我们举办了“东城记忆”文化挖掘、“童眼看大东、文化我传承”主题研学活动、“东城故事汇”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向社会各界、广大市民推荐宣传、了解我区文旅资源亮点。
同时,我们将历史资源与文旅产业连点成线,规划了4条奖品旅游线路,分别是以王明宇公馆、孙烈臣公馆、常荫槐公馆、江浙会馆、杨宇霆公馆、赵尔巽公馆为主的民国文化游;围绕沈阳造币有限公司、大亨铁工厂、老龙口1662历史文化街区、上汽通用(沈阳)北盛汽车有限公司的民族工业游;以周恩来少年读书旧址博物馆、二战盟军战俘营、东北陆军讲武堂、北大营、“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抗战元素的红色记忆游;最后是围绕铁锚1956文创园、堂子庙巷历史文化风情街区、龙之梦辛巴达欢乐城堡、喜园婚礼文化主题公园、国瑞城ROBO星球机器人乐园的休闲娱乐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