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沧桑巨变七十载 不忘初心再出发)
从辽阳第一盏电灯亮起到电网互通连接千家万户,从自制配件抢修供电线路到百余座变电站投运,从靠柴油机发电到架空线路纵横交错……在时代的变革中,辽阳电力稳步前行。新中国成立70年来,从用上电到用好电,历经几代电力人的艰苦努力,辽阳电网实现了完美蜕变。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辽阳电网迅猛发展,电力供应能力不断增强,供电安全可靠性不断提高,实现全方位供电服务,开启了大电网发展的新征程。
七十年砥砺前行
时间是标注前进步伐的刻度,见证了电力与古城的变迁。新中国成立之初,变电所用的是30年代的老产品,设备水平落后,缺陷累累,农村电网更是破烂不堪。1978年,改革的春风吹遍华夏大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给电力工业带来了发展机遇。辽阳地区电网迎来了全面升压改造的契机。辽阳电力人积极投身改革开放洪流,掀起了电网建设高潮,攻坚克难、戮力前行,电力设备健康水平和供电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地区供电状况得到极大改善。1985年,在首山乡王罗屯建成了当时全国最大的超高压变电所——500千伏辽阳变电所,备受全国关注。1986年至2005年,历经“七五”到“十五”四个五年计划时期,辽阳相继建设了3座220千伏变电所和18座66千伏变电所,极大地改善了地区供用电环境。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网辽阳供电公司认真履行责任央企的社会职责,站在经济发展、电力先行的高度,全面构建政府主导的电网建设长效合作机制,持续加快电网建设步伐、提升电网建设质效,在5年的时间里,推动地区电网建设迈上了一个新高度。尤其是近5年来,辽阳公司电网建设投资达29.11亿元。如今,各电压等级趋于完善,网架结构更加合理,拥有66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01座,变电容量1074.9万千伏安,66千伏及以上输电线路208条,长度3024.364千米。
与此同时,国网辽阳供电公司积极投运220千伏付庄、刘二堡等输变电工程,大力支撑辽阳县钢铁产业转型升级。实施66千伏单庄子、五星输变电工程及灯二变改造工程,助力佟二堡特色小镇建设。投资668万元,为唐家2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建设66千伏送出工程。近4年累计投资9.78亿元治理农网供电“卡脖子”、低电压问题,解决10个贫困村的动力电不足问题,2000余个机井实现通电,农村用电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显著提高。
七十年倾情服务
国网辽阳供电公司始终践行“人民电业为人民”的服务宗旨,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为己任,紧紧围绕“四个辽阳”建设目标,勇于承担央企责任,着力打造一流电力营商环境,切实为地区经济加快发展提供强劲的电力支撑。
近年来,国网辽阳供电公司创新开展服务“三重”(重大战略、重大区域、重点项目)规划,精准服务地方发展,主动对接市政府5个主要部门、7个县(市区)政府、灯塔铁西工业园区等9个重点园区及忠旺集团灯塔特大铝合金加工材项目等10余个亿元以上项目。同时,加快推进忠旺特大高精铝、铝合金精深加工及忠旺地标建筑群的涉电工程进度,全面保障全市重大项目用电需求,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充足的电力支持。
同时,国网辽阳供电公司不断推出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开展大中型企业从咨询到送电的“一条龙”服务和“小微企业”上门服务,实现大中型企业办电等5项复杂业务“最多跑一次”和“小微企业”办电等16项简单业务“一次都不跑”。全面推行省力、省时、省钱的“三省”服务新模式,扩大临时电变压器租赁业务,切实降低客户办电成本。完成四次一般工商业电价调整工作,为7万余客户节约电费4609万元。
历史清晰地记录了辽阳电力人不断变革、去旧履新的足迹,也见证了辽阳电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沧桑巨变。国网辽阳供电公司将以责任诠释初心,以担当推动前进,加快落实国网“三型两网、世界一流”新战略,为“四个辽阳”建设和满足全市人民美好生活需求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