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东区:做粗做长链条,全力建设3000亿汽车产业集群)
汽车是大东区的产业名片,大东区将发挥“主导产业比较鲜明”的优势,推进整车提质增效,创新发展零部件配套体系,推动产城融合发展,坚持不遗余力地做强做大做优汽车产业。
今年以来,大东区要按照沈阳市委、市政府提出的“把沈阳打造成为国家最重要的汽车生产制造基地”战略目标,集聚整车优势,做粗做长产业链条,发展“汽车后市场”,从车制造到车生活、车文化、车运动,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上半年,大东区汽车产业产值721.8亿元,同比增长11.6%,占沈阳市汽车产业产值的64.6%。借此强势的发展势头,大东区力争到2023年,实现汽车产业总产值3000亿元。
布局未来,四大整车厂全力提质扩能
当前,全球汽车产业的发展格局正发生深刻变化,国内外各大汽车生产基地无不加紧调整战略、强化优势、抢夺先机、布局未来。今年上半年,华晨宝马大东工厂的产量增长74.4%,产值增长51.2%,在全国乃至全世界汽车产业在波动之中下行之际,给大东区的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动力。
2019年4月,沈阳市大东区再次吸引全球汽车行业的目光,华晨宝马大东工厂产品升级项目奠基仪式隆重举行。奠基仪式“智•创未来”的主题,透露出宝马公司在大东工厂布局未来的全球战略。项目升级完成后,大东工厂将拥有100%的柔性化生产体系,在实现生产传统燃油车和新能源车共线生产的同时,支持更丰富的BMW车型序列的生产。2020年,华晨宝马大东工厂将生产BMW品牌核心产品系列的首款纯电动汽车BMWiX3,未来不仅在中国销售,还将出口到全球市场。
立足大东、放眼全国、推进全球战略的,不止华晨宝马一家企业。2018年10月,沈阳市政府与华晨雷诺金杯汽车有限公司在法国巴黎共同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计划在三年内引入雷诺Mater、Trafic、新金杯LCV系列产品,目前观境、领坤EV新车型已经投放市场;上通北盛正在技术改造,确保雪佛兰创酷、别克新昂科拉SUV上市量产;促进华晨中华M8X平台进一步释放潜能,实现中华新车型投产……今年上半年,四大整车厂整车产量25万辆,实现产值646.4亿元,同比增长14.3%。
推进产城融合,发力汽车后市场
补足短板,拉长链条。大东区牢牢抓住汽车制造立区的产业定位,全力发展“汽车后市场”,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化高品质转变。
“就汽车产业而言,我们强的是制造,弱的是服务业配套,这也恰能充分释放大东区的后发优势。”大东区区长李刚说。建成全国重要汽车生产基地的构想,必然要扎根深厚的汽车城市文化,这就需要不断开发汽车后市场,实现由“园区经济”向“城市经济”转变。
一个精彩的后汽车时代正在揭开面纱。借助二产+三产的双引擎,大东区把现代的旅游休闲与汽车文化等元素充分地融入到产城融合的发展当中,大东区将依托产业园区配套完善城市功能,依托城市功能发展升级产业园区;以产兴城、产城联动,满足市民休闲娱乐需求和高端汽车服务需求。
同时,以东中街商业区为核心载体,推动东北陆军讲武堂、老龙口1662工业文化园、“老字号”文化街、龙之梦旅游度假酒店等文商旅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点亮沈阳东部“夜经济”。加速对“工业遗存”的保护,围绕老旧厂房的改造,积极打造以汽车为主题的文创产业园、互联网+新业态产业园等项目,塑就城市文化旅游新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