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中年后“骨质疏松”这个词听到的次数越来越多,由于骨质疏松很多人身体会出现腰酸背痛等症状,这个时候总有人认为骨质疏松是缺钙的表现,吃钙片补一补就好了。那么吃钙片真的能治疗骨质疏松吗?
沈阳市胸科医院骨科二病区主任 朱永来告诉我们答案。
骨质疏松患者吃钙片是有一定效果的,但是并不是说补钙就能治好骨质疏松,不能只吃钙片,治疗骨质疏松还是需要靠科学的治疗方法才行。治疗骨质疏松的过程中需要钙剂、维生素D、双磷酸盐类药物。
1.骨质疏松症是什么?
骨质疏松症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骨骼疾病。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全身性疾病,它的主要特征是骨矿物质含量低下、骨结构破坏、骨强度降低、易发生骨折。
疼痛、驼背、身高降低和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特征性表现。但有许多骨质疏松症患者在疾病早期常无明显的感觉。骨质疏松性骨折是脆性骨折,通常在日常负重、活动、弯腰和跌倒后发生。
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直接后果,轻者影响机体功能,重则致残甚至致死。常见的骨折部位是腰背部、髋部和手臂。
2. 骨质疏松症的危害
骨质疏松症是第四位常见的慢性疾病,也是中老年最常见的骨骼疾病。骨质疏松症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严重后果,常是部分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首发症状和就诊原因。髋部骨折后第一年内由于各种并发症死亡率达到20%~25%。存活者中50% 以上会有不同程度的残疾。
3. 发生骨质疏松症的病因
骨质疏松症受先天因素和后天因素影响。先天因素指种族、性别、年龄及家族史;后天因素包括药物、疾病、营养及生活方式等。
4. 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
有以下因素者属于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老龄、女性绝经、母系家族史(尤其髋部骨折家族史)、低体重、性激素低下、吸烟、过度饮酒或咖啡、体力活动少、饮食中钙和/或维生素 D 缺乏(光照少或摄入少)、有影响骨代谢的疾病、应用影响骨代谢的药物。
部分骨质疏松患者是由于每日摄取的钙量不足引起的,这也就是为什么骨质疏松者需要吃钙片的原因。
骨质疏松患者在治疗时需要钙剂,但是存在部分较特殊的患者是不适合补充钙剂。
在抗骨质疏松治疗期间,患者应注意以下几点提示。
坚持长期用药
骨质疏松症是一种慢性疾病,因骨的代谢比较缓慢,骨量的变化也不是短时间内可以显现出来,所以药物治疗也需要一个较长的时间。药物疗程通常要维持数月乃至数年,患者不能急于求成,应做好长期用药的准备。
合理选择药物
钙剂联合不同种类的维生素D是必要的,同时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如根据肝肾功能状态选择不同种类的维生素D。因此,钙剂虽然是非处方药,但仍应结合医生的意见选择适合自身的药物和维生素D类药物。
规范用药
多种剂型与剂量的差异,直接影响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患者应严格遵照医生和药师的用药指导,掌握正确的用药途径、用药时间和用药技巧。
骨质疏松是一种慢性全身性疾病,治疗时需要多学科协同作战,同时也需要患者和家属的积极配合。
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饮食和营养保健是预防骨质疏松的有效方式。
在骨密度加速减低的疾病初期,康复等物理治疗、以补钙和维生素D为特点的药物治疗是必要的;如果骨质疏松患者已经发生脆性骨折或部分压缩性骨折,则可采取手术治疗。
来源:科普中国、39医生、健客医生、丁香医生、健康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