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百种“食虫草”作客沈阳世博园)
本报讯(沈阳日报、沈报融媒记者 刘海搏)食虫植物到底长什么样?记者8月24日获悉,现在起至10月末,100余种、2000多株食虫植物“作客”沈阳世博园玫瑰园观赏温室。
食虫植物颜值高、外形萌,具有出色的捕虫技能,展览中将为观众展示“植物杀手”独特本领。猪笼草类、茅膏菜类、捕蝇草类、捕虫堇类、瓶子草类、狸藻类六类常见食虫植物,将与游客见面。
科普小贴士
常见六类食虫植物
食虫植物大多生活在高山湿地或低地沼泽中,以诱捕昆虫来补充营养物质的不足,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捕虫堇类 叶片上面布满能分泌黏液的腺体,当有小昆虫靠近,能像粘纸一样把昆虫粘住,并消化吸收。
猪笼草类 叶的顶端有一个带盖的捕虫袋,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当经不起蜜汁诱惑的昆虫失足掉进捕虫袋后,袋内的消化液可以把昆虫消化吸收。
瓶子草类 能分泌蜜汁和消化液,受蜜汁引诱的昆虫失足掉落瓶中,瓶内的消化液会把昆虫消化吸收。
捕蝇草类 在叶的顶端长有一个酷似“贝壳”的捕虫夹,且能分泌蜜汁,当有小虫闯入时,能以极快的速度将其夹住,并消化吸收。
茅膏菜类 叶片上长有腺毛,能分泌黏液,外形像挂满了露珠,晶莹剔透,能像粘纸一样把昆虫粘住,并消化吸收。
狸藻类 具有可活动囊状捕虫结构的小型食虫植物,能将小生物吸入囊中,并消化吸收。
来源:沈阳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