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韩雅玲教授、副院长夏玉亭教授、消化内科郭晓钟教授、心内科王祖禄教授,于8月9日在人民日报社举行的第三届国之名盛典上,分别荣获第三届国之名医· 特别致敬、国之名医·卓越建树、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荣誉称号。
“国之名医盛典”是报经人民日报社批准,人民网、健康时报主办,人民日报社及其社属媒体共同支持、参与的年度“医生学术活动”。活动以“权威、客观、公正”为原则,以“推举医者榜样,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为主题,旨在通过活动载体,形成促进我国名医成长的政策、机制、舆论、学术、社会环境,激发医生做名医的内生动力与职业尊崇感,为健康中国战略助力。
国之名医推举工作已于2017年、2018年、2019年连续举办三届,得到医疗界的广泛支持和积极响应。国家卫健委委领导以及卫健委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医政医管局、宣传司等领导出席并致辞。
在当天举行的颁奖仪式上,人民日报副总编许正中在致辞中说,医生是生命的守护者,人出生时见到第一个人是医生,离世时最后见到也是医生,医生的职业应该永远受到尊敬。人民日报及其人民网、健康时报等社属媒体应发挥人民日报的平台优势,引领尊医舆论,促进人民健康,助推健康中国行动深入、持久的发展。
当天,两院院士、全国三甲医院院长代表,全国各学科带头人等400余人共同见证荣誉发布。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规划发展与信息化司司长毛群安等领导致辞。
每届盛典发布的国之名医系列榜单,已成为业内备受瞩目,社会倍加关注的一份有影响力的榜单。榜单设特别致敬、卓越建树、优秀风范、青年新锐四类荣誉称号,展示临床工作突出、患者口碑良好、科研贡献显著的医生群体。
在今年第三届国之名医系列榜单的推举过程中,主办单位充分研究了国内外各类医生学术活动,广泛征求意见,实行学术委员推举制,推举机制更加学术化,推举学科范围进一步扩大,评选流程更加严谨。公示环节,管理单位和社会评议相结合,既充分尊重和体现业内的专业权威意见,也确保接受社会的反馈和监督,评选流程更严谨。
此次我院夏玉亭教授、韩雅玲教授入选国之名医? 特别致敬 ,我院郭晓钟教授入选国之名医? 卓越建树, 王祖禄教授入选国之名医?优秀风范,进一步体现我院学科建设水平、医生群体的医德医技,获得主流媒体和业内的权威认可。
人物介绍:
韩雅玲,1953年6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北部战区总医院心内科主任、主任医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内科医师分会会长。十一届、十二届、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冠脉介入领域首创许多新技术,包括“改良mini Crush支架术”、“多导丝斑块挤压术”。荣立一等功、二等功各1次、三等功8次。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军队及省部级一等奖6项,专著27本。
夏玉亭,1941年12月出生,沈阳军区总医院(北部战区总医院)原副院长,中华医学会专家会员,中华消化内镜学会原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分会授终身成就奖,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70年代末至80年代完成ERCP 诊治术百余例,对难治性溃疡治疗在国内首次内镜下局部注射尿囊素。发现并在我国首次报导肝小静脉闭塞病。在国家级、省级杂志及国际学术会议发表文章近60篇。主编《胃炎》等十余部书籍。获辽宁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三项;军队科技进步奖三等奖七项。
王祖禄,1962年12月出生,全军心研所副所长,主任医师。中国心律协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律学分会副主委、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内科医师分会常委兼总干事、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副秘书长。带领团队完成导管消融14000余例。建立了“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和“前间隔局灶性房速和房室旁路”导管消融的国内标准。先后四次荣立三等功。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近200篇,以第一完成人获省部级科技成果二等奖2项。
郭晓钟,1958年2月生, 北部战区总医院消化科主任、教授、博士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常委、胰腺学组组长等。阐明胰腺癌早期预警系统及采用多种方法联合检测明显提高其诊断率。创新性的发现胰腺癌免疫治疗新途径。牵头修订《中国急性胰腺炎临床诊治指南》。36年坚持门诊、查房、内镜工作,受到患者高度好评,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发表文章392篇,SCI156篇,引用2167次,以第一完成人获得省科技进步等4项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