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8月30日,教育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将青少年近视防控纳入政府业绩考核。粗略统计,继4月之后,天津、福建、海南、宁夏、陕西、山西、辽宁、湖北、浙江、江苏等22个省份已与教育部、卫健委签署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综合防控工作责任书。其中,17个省份已印发省级近视防控的实施方案。
中小学生近视防控是全国近视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学校、社会和家庭以及各级政府的共同关注焦点。对此,北京某小学小学引进了永康视光的“学生近视防控教室”,为北京地区学生近视防控工作做出了典范。
防控近视有高招 学生近视防控教室
北京市某小学引进的“学生近视防控教室”,在一个月的时间里,158名学生在不耽误学校上课时间的基础上,利用课余时间到“学生近视防控教室”进行视力提升训练,5次训练后,整体近视率降低了24.81%。这一结果让学校和家长很是震惊,更加坚定让更多学生使用的决心,这是解决学校近视防控难题的“利器”啊。
这就是“学生近视防控教室”的神奇之处,据了解,不近视的学生,通过视力提升训练,能够增加远视储备值,预防近视;而近视的学生,可以提升裸眼视力。
严控电子产品 倡导户外活动
随着智能手机、iPad、手提电脑及各种高科技电子产品出现,加上各类游戏的吸引,越来越多的孩子很小就用眼过度。北京市某小学充分发挥家庭、学校的合力作用,家长要督促孩子在家时每天接触户外自然光的时间达60分钟以上,陪伴孩子时应尽量减少使用电子产品,非学习目的的电子产品使用单次不宜超过15分钟,每天累计不宜超过1小时,使用电子产品学习30-40分钟后,应休息远眺放松10分钟,年龄越小,连续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应越短;学校确保中小学生在校时每天1小时以上体育活动时间,每天安排30分钟大课间体育活动。
加强督导力度 建立视力档案
同时,永康视光携手学校建立学校视力数据库及学生个人视力健康档案,形成校园视力监测预警机制。通过学期初、末的视力数据对比,总结学校近视防控工作的成果和经验,探索近视防控行动的时效性,及时完善。并在学校建立评价机制,将班级学生近视率纳入班级评优评先考核,定期在校评选爱眼小卫士。
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该共同呵护好孩子的眼睛,让他们拥有一个光明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