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灯塔市选拔40名村级后备干部助力乡村振兴)
7月1日,辽阳灯塔市沈旦堡镇周官堡村村民王加厚正式到镇政府报到上岗,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挂职,作为全市选拔的村级后备干部,此前一直从事边贸生意的他正在努力成为一名村干部。
与王加厚同一批走上工作岗位的,还有39名后备干部,他们来自灯塔市14个乡镇(街),通过自愿报名、村里推荐、镇里选拔面试等环节,成为助力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2012年以来,灯塔市积极创新村级干部培养机制,分批次选拔农村优秀人才进行挂职培养,充实到基层党组织,以解决村(社区)党组织后继乏人问题。
当前,灯塔市不少农村存在着村干部年龄较大、优秀年轻人外出务工、村级党组织软弱涣散,村干部后继无人的困境,一到三年一届的村“两委”换届,村干部没有合适接班人成为了摆在党委政府和群众面前最大的难题,严重阻碍农业的发展和农村的振兴。
“我们选拔40名村级后备干部是在有目的地培养人才,破解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问题,同时也为2021年的换届选举储备带头人。”灯塔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宋涛说。
据了解,本次选拔的40名村级后备干部主要来自班子软弱、干部年龄较大、党员队伍结构老化的村(社区),选拔的范围以带富能力强的村民、复原退伍军人、经商务工人员、乡村医生、社会工作者、大学生村官和有发展潜力的现任村干部为主。
目前,这一批次选拔的40名村级后备干部已经全部上岗,到农村信访、综治、动迁等重点岗位挂职并到对应的村里担任副书记或书记助理等职务,既培养了为民服务的能力,又能得到党员群众的认可和拥护,实现双向挂职、双向锻炼,使后备干部能够尽快熟悉农村工作、进入角色,成为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选’‘育’环节做完了,我们还要做好‘管’‘励’”,宋涛说。这些后备干部在挂职期间,各个乡镇(街)党(工)委每年对他们进行一次年度考核和评议,实行“优胜劣汰、能进能出”机制。在换届期间,优先把条件成熟的后备干部作为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人选,及时推选到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