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沈阳故宫迎来“修”太庙体验者)
7月25日,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迎来了20位体验者。
本次公共观摩体验活动分为展示讲解、现场观摩及实际体验三个部分。通过讲解,体验者了解到国内外基于文物价值保护的“最小干预”原则,以及太庙修缮工程范围和修缮工艺。
本次体验活动现场示范和观摩的古建修缮工艺为墁地、油饰、瓦面。
墁地:根据方案,院落地面向下撤土15-20厘米,露出部分建筑台基。平整后的地面采用三合土为基层,将三合土夯实后,铺墁青砖。
瓦面:焚帛炉,位于沈阳故宫太庙前西侧。此炉用于祭祀的最后一项“望燎礼”。主祭者站在望燎位上观看整个焚烧祝版的过程,以尽孝道。本次体验活动对焚帛炉进行了瓦面揭瓦、重新铺瓦。
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修缮工程是国家文物局重点工程,于2019年2月20日开工。工程主要解决墙体歪闪及裂缝、屋面渗漏、结构歪闪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问题,同时保证建筑群益寿延年。
在活动现场,沈阳故宫博物馆馆长李声能现场解答了体验者关于古建筑修缮的各类问题。
据介绍,沈阳故宫太庙建筑群建于乾隆四十三至四十六年(1778-1781年),为存放由北京送至的清历朝帝后谥册谥宝之处。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皇帝第三次东巡时,颁旨将抚近门外盛京太庙移至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