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黑山县组织部分小学教师开展“集中识字”教学教学法培训)
今年年初以来,黑山县教育局为全面深化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启动了“集中识字”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工作。7月2日,在书墨飘香、欣欣向荣的辽宁省黑山北关实验学校,举办了“黑山县小学教师‘集中识字’教学”培训会。大家徜徉于鸟语花香、浸润芬芳的校园,听书声琅琅,闻学味浓浓,感受着勤奋敬业的北关人传承着终身学习的工匠精神,让参加培训的领导、老师对这次会议满怀期待与憧憬。
培训会共安排三项内容。
一、课堂教学观摩。“集中识字”发源地黑山北关实验学校的侯丽丽、武月、李响、冷艳菊四位老师分别执教了一节“集中识字”课。四位老师以她们厚重的知识底蕴、精彩鲜活的课堂教学、合理的运用电教手段、恰到好处地落实了自主合作学习方式、润物无声的立德树人教育,展现了“集中识字”课堂教学的深度与广度。北关人不忘初心,一直致力于小语新体系的传承与开拓。今天,“集中识字”课堂教学以新的形式、新的内容、新的方式,赋予这项科研成果新的生命,即在趣味中识字,在情境中识字,在游戏中识字。上课的师生畅游在“集中识字”知识的海洋里,听课领导与教师感受着触动心灵的澄澈,无不为新课改下的“集中识字”教学深深折服。
每节课后,课题组成员、黑山教师进修学校的小语教研员王丽清主任对课堂教学进行精彩点评,让徘徊在“集中识字”教学门外的老师茅塞顿开。王主任以她专业的视角、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新课改下“集中识字”课的教学理念、教学手段、学习方式、德育渗透及文化的传承,高层次的评析与引领,为行进在“集中识字”道路上的教师明确了前行的方向。
二、业务讲座,工作部署。参加会议的领导、老师共同倾听黑山北关实验学校周辉老师的业务讲座,以及课题组成员于振平同志部署关于在部分学校开展“集中识字”教学的有关工作。
周辉老师以北关实验学校从教20多年老教师的身份与大家分享《再谈集中识字》。周老师对“集中识字”的起源、优势、课堂流程与参加会议的领导、老师进行交流。同时,周老师对“集中识字”教学的大体流程(即:1.激趣导入、创设氛围,2.复习旧知、温故知新,3.明确目标、指导自学,4.学习新知、教规教法,5.质疑解难、查缺补漏,6.综合练习、深化新知)和“集中识字”教学法进行细致说明。通过周老师深刻地剖析与解读,与会领导和老师如醍醐灌顶,受益匪浅。
于振平同志首先向与会的领导和老师回顾了课题组半年来重启“集中识字”课题研究的一系列工作。课题组研究起草了黑山县开展“新时代‘集中识字’小学语文课程体系建设研究”实施方案;开始编写了“集中识字”校本教材;聘请了课题指导专家并听取了省市专家的意见和建议。第二,于振平同志从微观角度对即将开展“集中识字”教学的12所实验学校提出了工作要求。首先强调了要加强学习。即:学习北关实验学校“集中识字的”基本经验;学习《辽宁省深化义务教学改革》文件;学习课题组定期发送的学习资料;学习课题组的专刊及课题组微信群提供的学习材料。要求各校组织教师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研讨、论谈。第三,部署了2019—2020第一学期部分小学开始“集中识字”教学工作:1.“集中识字”教学统一使用课题组提供的电子校本教材。2.“集中识字”的课程设置为每周两节,以校本课程和语文学科实践活动课程(每周各1节)的形式由语文教师予以实施。3.各校结合本校实际制定“集中识字”教学工作方案,参与实验教师每人精心设计教案,并上好“集中识字”研讨课。
三、领导讲话。培训会上县教育局主管业务的马俊红副局长从宏观角度对开展“集中识字”教学的学校和语文教师提出了三点希望。
1.传承经典。黑山县北关实验学校首创了“集中识字”教学法,它经历了历史的打磨,做为新时期的小语教育人,要把老一辈人心心念念的文化瑰宝传承下去。
2.秉承新理念。在再启“集中识字”的道路上,要有研究、有提升、有创新。要研究汉字;研究学生认知特点,以兴趣为导向,开展识字教学;研究字、词、句、段、篇与听、说、读、写、书的有机结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研究传统文化与立德树人关系,赋予“集中识字”新的载体;研究以新高考改革为抓手,赋予“集中识字”新的内涵;研究学生实际与学情,以此为根本,赋予“集中识字”新的风骨。
3.仰承发展。只有怀着初心,带着细心,不断创新,才能让“集中识字”之火成燎原之势。
马局长的讲话,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她站在智者的高度细致入微地阐述了“集中识字”小语新体系的传承与发展,高屋建瓴地指出了今后全县小学语文教师工作的目标与方向。
“潮平岸阔催人进 风劲扬帆正当时”。如今的黑山教育人,正以莫大的执着和毅力,擎起“集中识字、大量阅读、分步习作”小语新体系课改旗帜。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相信我们在省、市、县各级领导的关注和支持下,“掘井及泉,积流成瀑;挖老经验,筑新特色、黑山教育辉煌可期”的目标一定会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