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我市制造业发展水平全面提升)
为推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辽阳市深入开展智能制造、服务型制造、绿色制造、工业强基工程,推进“一带五基地”建设。坚持“保大控小、保优汰劣、上新下旧”,深度开发辽阳市石化、有色金属、建材、钢铁等“原字号”产品,改造提升辽阳市制药机械、工业纸板等“老字号”产品,培育壮大自主研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国内外领先的高丰度硼10酸、聚酰亚胺、掘进装备等“新字号”产品。
充分发挥试点示范企业的辐射带动作用,全面提升制造业智能化发展水平。筛选了瓦轴辽阳轴承、忠相铝业等31户市级智能制造智能服务试点示范企业和智能化高端汽车轴承生产基地、年产500万个铝合金锻造法兰轴头及轮毂二期工程等项目,定期调度,全力加以推进,现已完成投资11亿余元。在全省140户智能制造智能服务试点示范项目评选中,辽阳市的忠旺特种车辆、三三工业等14户企业入围,辽宁忠旺特种车辆有限公司被评为全省智能制造智能服务试点示范标杆企业。
为智能制造和智能服务提供充足的智力支持。开展“千名院士专家进千户企业”智力支持行动,帮助辽阳市轧钢厂等企业进行产学研用项目对接。重点支持三三工业的大功率复合式土压平衡盾构机的研发、科隆的柴油机车尾气的脱除等产学研合作项目。101个项目列入《辽宁省企业技术创新重点项目计划》,其中新产品开发项目58项,产学研合作项目4项,关键产业技术研发项目22项,产品质量提升11项,新兴产业26项。引导企业加强自主创新,全市新增省级企业技术中心7户,累计56户(国家级2户);新增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4户,累计75户;企业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上半年完成新产品开发48项,全年计划完成新产品开发100项。
加大对辽阳工业品牌的宣传和推广力度。强化重点工业产品推广应用,将辽阳市更多的优质产品纳入省工业高质量发展产品目录。围绕辽化、忠旺主副产品,开展产需对接,推动本地企业上下游配套。鼓励企业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等国外市场,充分利用品牌展会等平台扩大出口,推动产品、装备、技术、标准和服务“走出去”。
积极帮助企业争取上级政策资金支持。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在经济转型升级、技术创新等方面的扶持政策,带领企业积极做好“把政策争取到、资金争取到、项目争取到”的“三争取到”工作。
下一步,辽阳市将借助“千名干部包千企”等活动,当好“服务员”,沉下身子为企业服务,着力为企业破解生产要素和经营中出现的问题。同时,加快企业创新融合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导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认真落实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积极培育“互联网+”、人工智能应用等新业态、新经济。抓好工业互联网、企业上云示范企业培育,推动软件产业发展;逐步建立和完善工业信息数据库。开展企业生产经营调研,建立规上工业企业信息库和重点技术改造项目库,健全工业项目入库管理办法。